第00007版:学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天都峰
上天都峰
■安阳实验中学 七(11)班 郑顺律

    云雾缭绕在黄山松的树冠、树腰。阳光打过来,晃动着一山的春色。百闻不如一见,初见真容,我由衷地感叹这黄山美啊!

    两天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天都峰脚下。此时的我,两腿灌了铅似的。不经意间地抬头一望,只见天都峰耸立在云海之中,宛若仙境。亿万年间沉淀的气质,就在眼前。环顾四周,怪石嶙峋,像上天精雕细磨的宝贝。它们经过无数风雨,表面凹凸不平,像家中阿太脸上核桃般的皱纹,写尽沧海桑田。最神奇的,就要数那一棵棵长在悬崖上的黄山迎客松,像浮云中的一把巨伞,也像盛放在山巅的鹅冠。虽然我看不见它们具体是怎么样生长的,但可以想象它们的根须,一定是如章鱼一样,紧紧攥住悬崖上的石头,任凭风吹雨打都不怕。这真是天地造化!

    “行险峭壁,寄死生于绳梯”,爸爸对我说。果不其然,那些悬崖边的石径,如直立梯子,链接到天都峰。石级一侧都是张牙舞爪的巨石,气势雄伟。另一边则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石级两侧没有扶手,只有一根粗大的麻绳,汗迹斑斑,一看就知道无数的游客就是借助这根绳子攀爬到天都峰的。我小心翼翼,如临大敌,跟着爸妈的节奏,蹲下身子慢慢攀爬,左手上一级石级,右脚也跟着上一级。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发现,身旁峭壁上几棵苍翠欲滴的松树。这不就是我刚刚远远看见的迎客松吗?叶是针形的是嫩绿色,看着它像刚长出来似的,又看着那经受风雨考验后凹凸不平的棕色枝干,显然,它已生长许久。这些迎客松,看似脆弱,一动就折,它们却是百摧不倒的松树,风如虎啸,只有它岿然不动。

    继续沿着石阶向上爬,我抬头一看忽然震撼住了,立马站直了身体,这就是传说中的鲫鱼背吗?一座长约20米的石桥,活像鲫鱼的背部那样细小,光溜溜的直叫人心里发寒。仅容一个人过的石桥,两边都是绝壁深壑,石桥两边的护栏,是仅用绳子穿过几根柱子而成的简易栏杆,向下望,深壑若隐若现,恐惧紧紧袭来。不知道是因为累,还是害怕,此时,我的腿还是在发抖,背上直冒冷汗,手掌心也湿漉漉的。那一刻,我体会到只有电视和小说里才有的粉身碎骨的感觉,心里只打寒战。那种寒是真的寒,那种颤,是真在颤。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面对凶险自然环境的本能恐惧。进退两难,由怯生勇。我告诉自己怕归怕,但必须上,前进是唯一的道路,坚持才能胜利。听妈妈说过,过了鲫鱼背就到天都峰顶了,不管道路有多么艰难曲折,我都得坚持前进的步伐!我挺起胸膛,屏住气,勇敢地向前迈步……终于走过鲫鱼背,来到了山顶,我“呼”地松了口气。看似很艰难,在坚持中,不知不觉都跨越过去了。

    哇!我登上了天都峰,也越过了自己心里那座山的山峰。从山顶俯瞰,心旷神怡,真是五湖四海皆一望,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活力塘下
   第00006版:有话说
   第00007版:学周刊
   第00008版:专刊
上天都峰
时光博物馆里的鼓词
身体去旅行
美丽的石桅岩
剪纸“江湖” 一派独门
瑞安日报 学周刊 00007 上天都峰 2021-1-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