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敏洁)2月23日上午,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由市发展和改革局以书面形式印发的《关于瑞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围绕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两手硬、两战赢”部署要求,以“三强两促”专项活动和三大百日攻坚行动为主抓手,动员全市力量掀起“打好三大会战、建设三大名城”的热潮,打赢防控阻击战、发展主动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危中企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0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8:52.7。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实现财政总收入127.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9亿元,分别增长1.89%和2.84%。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达到67301元和35872元,分别增长4%和7.1%。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872.6亿元,实现新产品产值331.1亿元,增长7.4%;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1万元/人年;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92.7亿元,增长6.7%。
报告提出2021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经济发展方面,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限上固定投资资产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在科技创新方面,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4.5万元/人年左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在社会民生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比1.86,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3.3个。在生态环境方面,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改局将紧扣“青春都市·幸福瑞安”发展导向,锚定“五区五城”建设目标,全力以赴强基础、攻项目、筑平台,打赢“十四五”开局首战,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报告提出,2021年我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22个,年度投资249.4亿元。其中续建类项目132个,年度投资143.5亿元;开工类项目90个,年度投资105.9亿元。此外,还安排了争取开工类项目92个,研究类项目7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