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戌慧 通讯员 龚宁磊
距离瑞安市区38海里的北麂,辖区16个岛屿犹如珍珠镶嵌在东海之滨万顷波涛之上,自2016年重新设乡以来,北麂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围绕“渔家风情小镇 自在至美北麂”发展目标,明确“项目带动发展,旅游引领转型”的工作思路,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源头和活水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全力开启“海上花园”全域旅游新模式。
做好“渔”字文章
激发“渔业强乡”后劲
作为我市唯一的海岛乡,北麂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是浙江省四大渔场之一。近年来,北麂做好做深“渔”字文章,坚持“捕养加”并举,“渔工贸”结合,形成了覆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贸易及物流的渔业产业链,促进北麂渔业经济发展。
2020年,北麂海域被列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规划建设范围,北麂大黄鱼被评为首届瑞安十大名优农产品,并创成钓鱼台食品特色标准基地。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20年,该乡建立生态保护巡查点,充分利用海上联合执法队伍,巡查保护乡域“无人岛”,全力构架覆盖全乡的生态保护网;加速推进北麂一级渔港普通建筑石料矿区生态治理工程;深入开展“碧水行动”,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持续巩固治水成果。
作为“中国休闲海钓基地”,北麂以海钓旅游为发展平台,成功举办2020年北麂海钓节,吸引众多海钓精英齐聚北麂,助力海岛经济发展。同时,该乡重视海钓资源保护和海钓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作,发挥渔业资源保护协会作用,规范海钓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实现海钓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们为渔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北麂乡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为有效应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北麂乡党委、乡政府紧急召开专项讨论会,借助微网格微信群,为渔民畅通网络销售渠道,并通过“互联网+”模式,全力助力渔民快速复工复产,北麂大黄鱼“上线”7天便卖出1.3万尾。
聚焦生态旅游
打响海岛休闲游品牌
在北麂乡海利村避风港内人工沙滩,不少村民在此拍照、踏浪、玩沙,玩得不亦乐乎。该人工沙滩于2020年5月完成修复,为北麂海岛旅游注入了新活力。
这是北麂打造海岛生态旅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麂紧扣“渔家风情小镇 瑞安海上花园”定位,全力打造海岛生态旅游,纵深推进渔家风情小镇建设,大力推进旅游项目,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开发专项”“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休闲海钓专项”等规划,启动旅游景区乡村创建,发展集休闲渔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海岛旅游产业,逐渐打响国际灯塔、立公国际渔村、中国黄金休闲海钓大赛等休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登岛游玩,使海岛渔村焕发新生。
2020年,北麂在保护自然景观基础上,全面挖掘渔村文化,提升北麂生态景观,同时加大北麂旅游娱乐项目建设,加大景观建设投入,南岸景观带游步道、桃花林游步道、立公彩虹路、海利沙滩、北麂海岛会客厅(文化礼堂)已完成建设,为渔服务中心、立公村内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已进场施工;休闲渔船项目正在审批中。
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助力打造海岛乡村振兴样板
海岛振兴,基建先行。近年来,北麂乡高度重视,紧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民生供给,通过构建内外交通网、民生保障网、基础服务网,夯实筑牢北麂海岛发展基础。2020年,完成海利村、立公村共9条道路改造提升,土地公岙、涨网岙等2个码头修复工程及机场路建设进场施工,同时加速推进我市重大交通工程新陆岛码头建设;新增500千瓦发电机1台,有效缓解海岛电力紧张问题;完成有线电视微波平台改造,正式开通数字电视,完成海岛信号提升工程方案设计;加快推进海利综合服务中心,并修缮北麂老电影院,打造北麂海岛会客厅。此外,为有效解决当地用水难题,北麂积极引入温州市首个海水淡化项目,并于今年2月正式投用。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北麂以巩固国家卫生乡成果为主抓手,统筹推进海岛环境整治,不断刷新海岛“颜值”,加快北麂从海岛渔村向“海上花园”蜕变。2020年,该乡推进“美丽北麂”系列工程建设,32户美丽庭院通过市级验收,其中东联村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村”,完成壳菜岙村花园村庄建设和环岛路绿化提升工程,治理全岛环境乱点231处,绿化提升2.8千米。同时,完善乡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避风港内水面每日环卫保洁工作,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0年,北麂乡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圆满完成全乡4个村组织换届工作,办好“开门一件事”8件,以实干展现新一届班子精气神,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实打实的换届成效。
【2021年·扬帆再出发】
新的一年,北麂将融合渔业和旅游双重优势,扬起“海上花园”蓄势待发的风帆再出发。
聚焦渔旅融合,加快推进集养殖、旅游于一体的丰和海洋渔业养殖综合体一期开工,深度推进全乡民宿特色群、壳菜岙村滨海景观等项目建设,创立“北麂民宿”品牌,继续举办海岛文化旅游节、海钓大赛等活动,努力提升海岛旅游品质。
聚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陆岛码头、国家海洋牧场、关头坡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为渔服务中心等10个项目在内的“自在渔村”精品线建设,启动环岛路二期建设前期工作,提升公共基础配套能力。
聚焦全域美丽,以美丽城镇样板乡创建为抓手,重点推进八美八化、垃圾分类、“青山白化”治理三大攻坚战,完成垃圾生态处理场建设,持续巩固国家卫生乡创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