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晓
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务实攻坚……2020年,云周街道上下一心、砥砺奋进、行动有力,大力推进教育普惠、基层道路、体育建设、文化生活、河道治理等实事落地,把发展成果更好地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努力让群众生活幸福、社会发展和谐,交出一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
教育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云周中心小学功能楼项目竣工
“一直以来,人大代表非常重视和支持云周教育工作,积极发挥纽带作用,建言献策。”市云周中心小学校长冯显钦介绍,去年12月,该校全新的功能楼结顶。建设期间,人大代表多次开展调研活动,积极推动项目建设进程。
据了解,功能楼项目占地面积637.3平方米,建筑面积3252.13平方米,总投资1060.432万元。建成后校园总占地面积为18893.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32.13平方米,于去年6月开工,12月结顶,并于今年2月份通过项目验收。
“随着辖区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该校教育用地严重不足,2003年建校之初,预算是18个班级,现已增至31个班级。”冯显钦介绍,随着功能楼项目建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云周片区适龄儿童上学难得问题,同时也改善了市云周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乡村道路进一步拓宽
杏里村道提升工程完工
“路面仅四五米宽,两辆小车会车都是问题。”云周街道杏里村老党员李景芬介绍,该村道路狭窄,村民出行极为不便。
2020年1月,在云周街道相关领导的带头下,杏里村村“两委”向道路两侧违建住户发放拆除整改通知。同时,在党员和部分村民的带头示范下,大家积极响应,相继腾空旧屋。
“老道路宽4米,拓宽至12米后,同时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相继跟上。”杏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宁华说,如今,杏里村的东西走向打通后,将与繁荣村的南北走向相连接,杏里村的区位优势将显著提高,随着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化,环境面貌将焕然一新。
河网整治通过验收
4千米河道再现水清岸绿景象
站在周河村河畔,两岸垂柳轻扬,河水清澈明亮……这得益于云周街道通过美丽河道建设,打造水利景观,重现水清岸绿景象。
“此前,河坡上杂草丛生,杂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随处倾倒,造成水体负氧化严重,河道净化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我村环境和群众生活,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突出。”周河村党总支书记余作成介绍。
据了解,周河村村内河网密布,塘头横河贯穿整个村庄,是该村灌溉排涝的“神经网络”,也是周苌片5个行政村主要河流通道。随着美丽河道建设的启动,该村河道旧貌换新颜。
2020年,除验收周河村河道外,位于周苌村、瑞南村、站西社区、侨贸社区的6条河道也相继竣工验收。
“这几条河道总长度约4千米,总投资1400余万元,经过整治,变成了如今的美丽河道。”云周人大工委主任朱邦荣表示,2020年,云周街道聚焦民生实事项目,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全面提升了街道品质和形象。
桥下空间再利用
笼式足球场让群众过“足”瘾
不久前,云周街道首个桥下笼式足球场正式投用。据悉,该足球场位于沈海高速中洲村段桥下,球场长约25米,宽约18米,投入资金20余万元。记者在现场见到,场内已铺上人工草坪,笼式围网、照明系统等配套设施也布置到位。
“家门口就有足球场,有空就来过过“足”瘾,真是太方便了!”家住附近的谢先生说,足球场的前身是垃圾场,堆放着各种生活杂物、建筑垃圾,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
2020年,云周街道一方面解决桥下空间监管难题,另一方面开辟新的公益性体育健身场所。充分调研后,得知周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等现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桥下安全评估,并在去年建设完工桥下笼式足球场,一改往日脏乱现象,为周边市民增添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该足球场属公益性质,市民只需预约就可进场。”云周街道宣传委员郑思思表示,今年,街道将进一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再启动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进一步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