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3日在瑞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瑞安市市长 秦肖
秦肖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瑞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和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瑞安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瑞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瑞安”的战略目标,唯实惟先、奋楫笃行,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过去五年,我们深入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实施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发展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从2015年的717.4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37.1亿元,年均增长7.1%;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27.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4.7亿元提高到81.9亿元;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8.7%。形成了一批有辨识度的发展成效。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三位一体”改革经验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医共体”建设典型经验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财政管理等6项工作获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获批温州首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温州首批省级命名特色小镇。打造了一批标志性的发展成果。“两区一廊”创新布局加速起势,五大亮点区块加速蝶变,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31张城市金名片。

    (一)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实现跨越式突破。连续三年高规格举办云江科创大会,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列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振兴实体经济财政专项资金激励市、“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优秀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1.8%提高到3.25%,创新指数进入全省第一档次,三次产业比重达2.5∶44.8∶52.7。形成“自创区+高新区+万亩千亿+特色小镇”的高能级平台体系。国家自创区瑞安园、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瑞安科技城全新起航,获批创建省级智能成套装备高新区,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2个,建成小微园14个、224万平方米,新增高能级创新平台15家。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标志性产业体系。实施工业强基“415”工程、战新产业培育“515”工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列入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投用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中心,落地20亿级产业项目8个、10亿级18个,引进总部回归、500强企业项目26个,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2个和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首台(套)产品16个、省“四个百项”重点技改项目34个,高新技术产业、战新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崛起,工业百强县排名跃居全国第43位、比“十二五”末提升56位。实施服务业提升“5+4”工程,落地50亿级跨境电商产业链、20亿级京东智能供应链等15个物流商贸重大项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2%和8.5%,列入省级服务业强市培育试点、省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创成省级电商示范市。形成“雏鹰企业+雄鹰企业+凤凰企业”的雁阵式企业体系。深化民营经济解忧纾困综合试验区建设,累计降本减负超150亿元,市场主体达16.2万家,新增小升规650家、上市企业6家,新增30亿级企业1家、20亿级3家、10亿级4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实现“两翻番”,分别达529家、1500家,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5个、占温州一半,列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和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8家。形成“高端金领+精英白领+技术蓝领”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实施人才净流入“十百千万”工程,创成温州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设立中意人力资源产业园,建成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13家,累计引进国家和省级“引才计划”及“特支计划”专家等92人、高技能人才1.3万人、大学生4.56万人。

    (二)五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城乡深度融合实现跨越式突破。统筹建设五大产城融合平台、十大标志性系统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0%,新型城镇化质量排名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城乡面貌实现精彩蝶变。优化了城乡一体的区域新空间。持续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累计拆违1424万平方米,滚动实施151个团块拆改项目,攻克34个重点团块,建成沿江新村等7个样板团块,打造吾悦广场等8个城市综合体和3个五星级酒店,瑞祥新区、滨海新区、塘下新区、江南新区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列入全省唯一的全域国土空间治理县级试点,新增建设用地1.5万亩,完成土地“双清”、低效用地再开发5.7万亩,丁山三期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自然资源部现场核查。打通了城乡一体的交通大动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93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6倍,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2线、瑞苍高速瑞安段和228国道南滨段、330国道罗凤至场桥段、104国道罗凤至塘下段、104国道西过境仙降至萧江段、南山隧道、塘岙底隧道等“一轻轨一高速四国道两隧道”,投用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甬台温高速复线、龙丽温高速瑞安段和104国道西过境桐岭至仙降段等“三高速一国道”,新增高等级公路111.3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20公里,打通断头路(瓶颈路)8条,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提升了城乡一体的产业融合度。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双十培育工程,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4760亩,建成省级田园综合体和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列入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渔港经济区列入国家级规划。织密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网。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网、能源信息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网和电商物流服务网,农村公交通村率达100%,新建扩建输变电工程项目10个,新增4G、5G基站2205个,建成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实现“七大水厂供水互联互通”,农村饮用水工程惠及14万人。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 闻
   第00003版:要 闻
   第00004版:经信之窗
   第00006版:和美莘塍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财富榜
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
把高质量贯穿巡察全过程
推动问题整改见底见效
政府工作报告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政府工作报告 2021-3-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