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春雨好时节,春耕备耕忙。随着天气回暖,我市广袤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一幅幅抢抓农时忙春耕的美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而全自动流水线育秧播种机、无人机等农机成了农民最好的伙伴,极大提高了农民耕作的效率。
在瑞安市源田家庭农场里,这几天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早稻育秧作业。只见,一台全自动流水线育秧播种机平稳运转,工人们忙着递送秧盘、添加育秧基质和种子,不一会儿,这些做好的秧盘被运送到农田里进行育秧。
该农场负责人项伟章告诉记者,开春的播种育秧环节直接影响早稻的收成,去年年底,他们特地采购了这套新的育秧流水线。一天下来,该农场就可以完成3000多个秧盘,可供150亩农田的早稻插秧作业。
据介绍,前几年育秧环节,该农场采用人工播种,由于秧苗中夹杂着小石子,影响插秧机的使用。引入这套全自动流水线育秧播种设备之后,育出的早稻秧苗平整、均匀,极大提高了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每台每天能够完成30亩以上的早稻插秧作业。
今年,瑞安市源田家庭农场计划承包种植2200多亩早稻。早在一个多月前,项伟章一家就准备好了7000多公斤种子和60多吨复合肥。同时,该农场今年还准备投入技改资金60多万元,购买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6台数字化设备,进行“农机换人”。到四月份气温回升时,他们还将采用无人机进行早稻播种作业。
“无人机一天可以播种100多亩田,播种效果好,还比较均匀。”项宝荣说,去年,国家早稻订单收购基准价从每50公斤123元提高到了124元;此外,每50公斤还有30元的政府奖励,这些惠农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他对今年的早稻生产充满了信心,技改资金上也更舍得投入。
位于马屿镇天井垟粮食功能区的岙丰家庭农场内,种粮大户吴寿贵同样忙着早稻育秧,为下步的插秧工作做好准备。吴寿贵告诉记者,去年他种植的6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今年种粮积极性更高了。今年,他扩大了种植规模,新增承包田300多亩。田地多了,原先的设备不够用,吴寿贵计划今年新采购耕田机、植保无人机和收割机各1台。
“我们家大部分的田地是蔬菜和水稻套种的,之前种植的是花菜。花菜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割期,下个星期将会进入耕田阶段。”种粮大户薛迪贵也在为春耕做准备,他家主要采用的是无人机播种的方式,无需育秧,先耕田再播种,还能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据了解,今年我市计划水稻种植面积为6万多亩,良好的春耕备耕开局,为实现全年种植业生产再创新高起了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