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烟雨塘河

    江南的样子,总应该有些雨意吧。

    瑞城是江南的古邑,烟雨中自有一番别致的韵味。农历二三月间,绵绵细雨里,撑一把伞,在塘河岸边走,看雨在河面上起落着无数的水泡,那极小的涟漪闪动着波光。临河窗外的竹竿上,不见了晾晒的衣裳,似乎缺少了许多的色彩。而青瓦白墙在烟雨中,更添了好些静谧,河边人家在这时候,仿佛也不想热闹了。一切是宁静的,令人生起诸多的诗意词境,想去抒发内心片刻的感受。

    一年四季,瑞城的雨,是各有风情的。假如把那沥沥日久的梅雨,比作是极尽缠绵的宋词,那必是婉约的,叫人剪不断、理还乱。那么入了夏,那突来忽止的雷阵雨,则是豪侠般的快意,动辄皆是“大江东去”般的率性。至于秋间的台风雨,我拿什么来比拟呢,总是令人有许多不安,于不安中难有惬意的心情去赏这漩涡似的雨了。反而是冬季的雨,在寒意弥漫的光景里,使人寻一处温暖,静静体会雨打芭蕉的滋味,然后珍惜灯影中家人相坐的自在,这是冬雨相赐的幸福啊。

    瑞城原本多河,因了雨的滋润,这河便有清碧荡漾的生机。如今,瑞城的河道所存不多,而塘河,是烟雨瑞城的旖旎景致。能够体会雨的风情,我以为只有在这条千年塘河的岸边了。“轻柳烟雨,无客寻舟雇。仨俩岸头闲铺聚,妇唤何时补篓。深院谁手玩弦,惊起檐下杜鹃。竹笠蓑衣撒罟,荡开一水青莲。”这阕《清平乐·雨中塘河即景》,是对昔时塘河的描述,可见早先雨中塘河,有一种悠闲的美。又如《元会曲·感塘河风物》的下阕“百舸争,涤妇俏,赶鸭闲。美人靠上,烟雨影里看波寒。帘舞风流呼酿,斜燕黄昏消醉,榕下起乡音。落夜老慈惦,敞户待儿归”。则是将雨前雨中雨后的塘河一并抒意,只因心中那不舍的塘河情怀。我不敢断言雨中的塘河是瑞城最美的所在,但雨中塘河的魅力,却是无穷的。在雨中,到塘河边走一走,就可了然于心了。

    城东向南流淌的环城河水,在吊桥头,折向东方,流过硐桥,流过白岩桥,河面便渐次开阔了,在东门古埠这里,大塘河,柔柔乎!淼淼乎!阳光正好时,塘河是明亮的,塘河边也是热闹的。但雨中,塘河是迷蒙的,塘河也是幽静的。这雨,仿佛是无尽的沉香袅袅,熏得人醉。撑伞的行人,总不如晴天里人多,俱是匆匆走过桥、行过岸。河上运货的木船,此时也尽拢在了埠头,随河流悠荡。远处一艘河面保洁船在划动,河工穿着雨披,正将河面漂浮的落叶捞进船舱。岸边的柳条,在斜风细雨里,越发舞动了,越发青翠了。有几株榕树,枝繁叶茂,如华盖般伸过岸堤,在河水的倒影里招摇。而一些开花的树,枝头初绽的红花、黄花、白花,因雨的滋润,越发鲜艳了。看近处河水的流波,是明碧的,密密的涟漪在向东追赶,层出不穷,似乎要于这起落的瞬间展示生命美好的姿态。望向远方,那边河面上笼着一抹淡淡的水雾,又像烟雾被凝固在流水上,“烟雨”一词,在这一片扬扬雨丝水气中,是恰到好处的。远处的烟雨是青灰色的,又偶尔会有墨绿的氤氲,隐蔽着树影与屋影。万松山依稀的迤逦,皆与天幕融成一片蒙蒙。

    大塘河中的拱瑞山,笼罩在烟雨里,似乎比阳光下多了些孤寂。朱红的琉璃瓦、青绿的枝叶,也黯淡了许多。孤寂也罢,暗淡也罢,总抹不去原本的灿烂与丹青。我每每于雨中远望拱瑞山,便会联想起齐柯的事迹,一代清官为瑞邑百姓谋福,惠泽后世,其名望,便如这雨中之景,是无须润色的,因为,霖霖中,一切如新。附近的寺里,传出声声梵呗,穿过空蒙的雨幕,令人清凉,更觉这烟雨中塘河竟如此清丽了。从拱瑞山往东,筼筜桥已不复旧貌。新筑的桥缺少了一种古朴的韵味。这座桥为何称“筼筜”,我不清楚,只得从字义去猜想,从前这里应该植满了大竹子。呀!一湾碧水,烟雨竹影,浓翠林间,莺啼雀闹,几间茅屋,农家自斟。这样的景致,自然是清雅的。好在如今,大塘河两岸,清雅之处,渐渐多了。

    近年来,塘河在各方的保护下,重现从前的清澈。今人的爱心,能够造福后人,于保护塘河一事,足可证之。“古城阵雨,两岸飘红树。檐下燕双梳湿羽,啼恼远来雷鼓。簾启欲问春芳,粉瓣落鬓添妆。云散风光煦煦,一湾河水洋洋。”惊蛰春雷响过,万物复苏,大塘河也在复苏。假若雨中的塘河,送来风情万千,我更祈盼,雨后的塘河,带去碧波长流。这样想着,觉得江南的样子,应该有些雨意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最新闻
烟雨塘河
在莫言的师傅家做不速之客
朋友圈里的“众生相”
快乐办公室
上“电子税务局”开发票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烟雨塘河 2021-3-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