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钱丽珍)4月份春暖花开,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这段时期温差变化较大,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规律,本月是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的易发季节,市民在踏青赏绿时不能麻痹大意,要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
建议市民应接尽接
3月份,我市全面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截至3月31日,全市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3650剂次。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市疾控中心提醒,从感染风险上分析,虽然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有患病可能,部分人群患病后病情可能比较严重。因此,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对个体、人群形成有效保护,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
不过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在我国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市民的防控意识不能放松,防控措施不能少。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仍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遵循各地防控措施要求。
季节性传染病易发
勤洗手多通风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较多,常见的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以及由病毒所致的感冒,还有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专家提醒,近期学校和家庭应注意房间开窗通风,市民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幼托机构、学校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易发季节。预防手足口病,要牢记“三字歌”: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托幼机构及小学等要注意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此外,若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此外,春季天气多变,也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期。春季过敏性疾病主要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等,这些疾病与春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粉有关系,其中有些花粉可致特异性体质过敏。
要预防过敏性疾病,需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注意通风并保持一定湿度;对于冬季闲置的衣物,在穿用前务必晾晒和清洗,减少螨虫叮咬及螨过敏的发生;花粉过敏者应少去花草茂盛的地方。
被动物抓咬后
及时注射疫苗
4月份,不少动物进入发情期,性情狂躁,攻击性增强,猫、狗等动物伤人事件相对增多,使狂犬病发病的潜在危险性增大。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被猫、狗等动物抓、咬受伤后,尽早规范处理伤口,对降低狂犬病发病率有重要意义。受伤后,应立即清洗伤口,有条件的用20%浓度的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因为肥皂水含有碱性,对狂犬病毒有破坏作用。如果没有肥皂水,也可以直接用清水冲洗伤口。建议就近到犬伤门诊进行伤口处理,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
此外,每年4月份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往年媒体也多次报道市民自行采摘、煮食蘑菇导致中毒的事件。专家提醒,市民可从以下两方面预防蘑菇中毒:不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形态特征差异很小,很容易混淆,家长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让孩子自行采摘并生食野生蘑菇;市民不要到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野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