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平垟革命纪念馆位于塘下镇肇平垟村,纪念馆邻近104国道,交通便利,环境清幽,设施完备。近日,记者一行沿着104国道行驶,很方便就找到了纪念馆所在地。
肇平垟纪念馆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在当地一个公园内,公园清幽宜人,鸟语花香。正门写着“肇平垟革命纪念馆”八个大字,馆内设肇平垟及瑞安东区革命斗争史迹图片展厅4个,有实物、文字资料展柜6个。另建有讲解(会议)厅、接待室各1座。顺着大门进入,楼梯右侧的墙壁上贴着一首刘英同志在狱中写的诗:“十年征尘到如今,偷生弹雨息枪林,战死沙场堪自乐,囹圄室内何我兮。”走进第一室,墙壁上的一幅幅画像,仿佛正在诉说着瑞安解放前那段暗潮汹涌的革命历史。
这里挂着李英才同志的一幅照片。李英才是肇平垟革命历史洪流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1927年入党,历任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等职,领导过二次农民暴动,1940年被捕,关押在文成监狱,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仍坚贞不屈,1941年初英勇牺牲。
1927年 1月,经林去病介绍,李英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肇平垟村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举办农民识字班,聘共产党员方铨为老师;成立农民协会,由他任常务委员;发展谢景畅、谢昌荣、黄爵贤等入党,建立党支部,李英才任肇平垟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28年,中共对浙南农民武装暴动非常重视,李英才响应党的决定,积极组织肇平垟及附近村的农民武装,筹集武器,加强训练。在暴动前夕,他率领肇平垟村农民赤卫队坐小船到瑞安东门集结待命,后因城里情况发生变化,上级指示暂停暴动,李英才方带回队伍。之后几年,李英才秘密发展党员、打击恶霸地主的反革命气焰、开展闹荒斗争、设立秘密交通站、发动群众开展破除封建旧规陋习等活动……通过这些斗争,逐渐使肇平垟村党支部成为浙南地区著名的坚强战斗堡垒。
肇平垟革命历史悠久,是瑞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1926年成立肇平垟农会。1927年初建立中共肇平垟支部,领导农民开展抗租抗息斗争。1930年1月30日至2月1日,中共中央巡视员金贯真在肇平垟主持召开永嘉中心县委第二次扩大会议。1937年夏,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来到肇平垟,恢复了肇平垟党的活动,重建了肇平垟支部。1939年12月,浙南特委在肇平垟召开永嘉、瑞安两县委负责人会议,成立了永瑞中心县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南特委、瑞安县委一直在肇平垟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肇平垟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为了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英勇的战斗,经历几十年的艰苦卓绝奋斗,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为了纪念肇平垟的革命斗争历史,1989年肇平垟党支部发起,通过群众自愿捐资、村集体投资和上级政府补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建造了肇平垟革命纪念馆。1994年,肇平垟革命纪念馆被命名为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命名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