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芮萱 记者 金汝/文 通讯员 林明铎/图)本属于公益性质的老人公寓,却被擅自出租、转让给他人,致使老人公寓长期被占用。4月8日上午,市人民法院开展“云江·砺锋”强制腾空行动,对莘塍街道周田社区老人公寓长期被占用的6间公寓房进行强制腾空,整治老人公寓使用乱象。
六房间私下被“转让”
住户无视判决拒绝腾空
当天上午,法院执行人员来到周田社区老人公寓,仔细查验6处房屋后,开始登记、腾空屋内物品。
据悉,2008年,周田社区居民委员会投资建造该老人公寓,用于安置村中无房产的高龄老人,属于公益性质,老人入住前向社区交纳3万元保证金,因死亡或其他原因搬离、腾空公寓后,社区将退回3万元保证金,再安排下一位老人入住。然而,部分老人的家属在公寓房使用权到期后,擅自出租、转让给他人,致使公寓房长期被无权占用,导致30多位符合入住条件的老人无法入住老人公寓。
2019年,该社区居委会向居民发出公告,再次强调老人公寓不得进行私下交易,相关转卖、转租行为一律视为无效,并将诉诸法律。然而,6户居民在公告发出后,仍从他人处“受让”公寓并入住。
2019年11月前后,社区居委会以排除妨害纠纷将上述6人分别诉至瑞安法院。瑞安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的6间公寓房原居住的老人分别去世后,老人家属擅自与其他人达成“转让”协议,几经辗转,最终6位被告及其配偶于2019年底入住该6间公寓房屋,并一直占用。
2020年6月前后,瑞安法院分别判决6位被告10日内搬离涉案老人公寓。然而,居委会再三催告搬离,均未果,无奈向瑞安法院申请执行。
考虑到6户被执行人人均年龄75岁左右,其中两位老人身患重病,强制腾空极易引发意外风险,执行干警6次与莘塍街道、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召开协调会讨论具体方案,3次走访医院、不动产登记部门摸清各被执行人具体情况,15次上门走访、释法析理,并给老人的赡养义务人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预罚款拘留通知书,给予压力督促自动履行。
这系列举措,旨在督促被执行人主动交付房间钥匙,但是他们仍不愿搬离腾空。
专项执行破难题
多方合力腾空房屋
今年4月8日上午,瑞安法院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开展专项执行行动,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公证员等全程监督、见证。
驻村干部周鹏程介绍:“这次社区下的决心非常大,因为考虑到社区有许多老人需要这些房子,排队等着房子住。”
执行人员一方面耐心安抚老人,另一方面合理分工、快速搬离,用时4个小时顺利腾空6间公寓。考虑到其中两位被执行人生活困难且子女名下均无房产,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安排临时安置点,并帮忙妥善安置家用物品。
瑞安法院副院长薛箴言说,老人公寓是医疗慈善用地,享受国家诸多优惠政策,政策红利应由所有符合条件的老人享受,不能成为个人的“私产”,近年来各村社集体老人公寓非法出租、转卖等乱象时有发生,导致真正有需要的高龄老人无处可居,“此次案件执行很有典型意义,引导树立尊法崇法的观念,更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存在类似情况的村社积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