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瑞安政协成立65周年,回眸瑞安政协的发展经历,一大批政协委员在这片热土上展示才华创造辉煌。他们是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聚焦各自专业领域的同时,还关心文化、教育、交通等民生和经济发展领域,为瑞安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聚焦委员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的经历和参政议政的丰硕成果,展现他们履职尽责的精神面貌,今起推出《最美政协人》专栏。
■记者 李心如
4月初的一个早晨,记者如约来到林栩的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她一直忙碌着,不时有人来找她对接工作,审批签字等。断断续续中,她跟记者聊起了连任瑞安市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以来的履职历程。
对于林栩而言,政协委员身份就是一种责任,她始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坚持为民履职尽责。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她先后撰写提案30余篇,其中优秀提案4篇、重点提案2篇;撰写社情民意信息8篇,其中得到国家级领导批示1篇,省级采用两篇。
她撰写的提案字字句句都关乎“民生”。其中,《二代残疾人证无法“自证”,建议启动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换发试点工作》的提案上报后,获相关领导批示。她撰写的调研报告《借力大拆大整契机 打造环西山养老示范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等,被我市有关部门吸收采纳。
今年,她继续关注“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和“志愿者队伍与老城文化的传播”等问题。例如“志愿者队伍与老城文化的传播”,林栩特别有感触。“优秀的老城文化,可以激励后来人,增强文化自信,增加学习的动力。”她说,挑选年轻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老城文化的传播宣讲当中,既是一种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培养新生的文化力量。
不管是因为政协委员的使命感还是因为本职工作的职责所在,在去年那场疫情中,林栩冲在了最前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林栩临危受命,担任玉海街道疫情防控办主任一职。她与同事一起,连续40多个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第一线,每天和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
那时正值春节前后,阖家团聚,年夜饭飘香,她和同事却窝在防控办吃泡面。除夕夜,辖区内发现疑似病例,气氛骤然紧张,她连夜草拟稳控方案并向上级做了汇报、组建专班,正月初一一大早就上门开展相关工作,再踏进家门已经是3天之后的事情了。
那段时间,她夜夜留守办公室,累了就睡沙发,疫情防控、路口设卡、入户随访……刮风下雨都在街上跑,当所有密切接触对象从速集中隔离后,她还要第一时间组织整理资料,天天与数据较真。
经过近4个月的连续奋战,由于采取早介入早隔离早防控的措施,玉海街道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林栩却因连续日夜奋战,身体超负荷运转,头发白了不少。
回忆起那段时间的艰苦,林栩讲起的是社区医生缺少防护服,护工为大家熬凉茶不小心压断了手指,卫生院司机大叔持续加班奔跑在接送人员的路上,专班成员凌晨回家洗不上热水澡……大家的辛苦付出被她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情到深处难掩泪水,却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付出。
不忘初心、情系公益。林栩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扶贫帮困。她连续10年为山区群众开展免费体检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教育扶贫等活动,累计募集善款2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6000多人次;推动脑瘫儿童康复助力项目,3年共募集资助款24万元,为8个经济极度困难的脑瘫儿童家庭解决生活困境。
人物名片
林栩,瑞安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社法委兼职副主任,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瑞安市民政局副局长,被农工党中央授予“先进个人”称号,曾获得“温州最美政协人”“瑞安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事迹突出的党员干部”“瑞安市优秀政协委员”“瑞安市首届党外建功立业人士”“瑞安市重大项目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