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治超”再升级,数字化执法24小时监控
3张照片+5秒视频
即可形成证据链
位于马屿镇湖头村的检测点位
扫一扫,看视频

    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近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治超中队向超载超限违法车主、企业发出首批183份《接受调查通知书》,这是该中队非现场执法平台再升级启用以来,利用科技手段治理超限超载,实现24小时监控的数字化执法,让超限运输车辆无处遁形。

    “这是一个无缝隙、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管体系,技术监控设备会自动获取车辆装载信息,并向执法平台传送数据,再通过执法人员二次审核,实现‘非现场’执法、‘零口供’立案,每天可以陆续发出通知书,督促车主自觉遵章守纪,大大提高公路超限管理效率。”治超中队中队长林建光介绍。

    据了解,目前我市有4个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检测点位,均已升级投入使用。分别位于322国道、瑞枫公路、瑞安与龙湾交界处、瑞安与文成交界处。该系统由前端抓拍、自动称重、数据传输、摄像等功能组成,只要超载超限车辆驶过检测点位,监控会自动识别双向过往车辆的重量、车牌号等信息,验证车辆的合法身份,拍下车辆前方、后方、侧面三个角度的照片,录下车辆过称重设备时的5秒视频,并自动向执法监管平台传送数据。通过3张照片和5秒视频,即可形成证据链,可以“零口供”立案,当事人在限期内如不履行义务,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据了解,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其荷载远超公路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不仅破坏交通基础设施,造成路面严重损坏,大幅缩短公路正常使用年限,而且超重车辆会产生巨大的惯性,严重影响刹车效果,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以往公路“治超”以现场设点、人工查车、24小时蹲守的传统模式为主,常常会受到天气状况、执法时段、执法路段、执法人手等因素的限制,出现“你追我躲”的现象,违法车主与执法者“躲猫猫”,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这个平台全省联网,违法超载车辆信息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通过看车辆轨迹、源头来判定处罚归属地,也避免同一违法行为多地受处罚的问题。”林建光介绍,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可以实时掌握4个检测点位车辆超限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治超”工作的方向,如某个点位数据升高,将会加大该点位巡查力度,更好地进行超限管理。

    据悉,近期瑞安大桥、高桐线将新增两个检测点位,后续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布点,尤其是在大中型桥梁安装该设备。“处罚不是最终目的,要让车主、企业改变以往的认知,安全上路,维护公路良好运行秩序。”执法人员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专刊
林 栩:常把“民生”挂心头
3张照片+5秒视频
即可形成证据链
大学生就业有补贴吗?
不动产登记时可否改为夫妻一方名字?
袭击辅警算不算袭警?
小型新能源二手车如何过户?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3 3张照片+5秒视频
即可形成证据链
2021-4-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