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现代化气息浓重的新农村
仙降垟坑村:从“垃圾遍地”到“颜值担当”

    ■记者 项颖 通讯员 陈小媚

    作为仙降街道垟坑村现任的“当家人”、党支部书记仇观快实在算不上能说会道。但正是凭借一股实在劲,他带领村“两委”用了近10年的时间,将一个千疮百孔、垃圾遍地的落后村,发展成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成为仙降街道的“颜值担当”。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仇观快说,这得益于党建引领下村“两委”成员团结一心,撸起袖子一起干。

    补交10年“租金”,开启村集体经济振兴新局面

    垟坑村属半山区,村内有远近闻名的省级文保单位“垟坑石塔”,千年的悟空禅寺,瑞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宋熙宁十年莲瓣纹瓜棱形铭文铜权”也从该村出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加快,垟坑村逐渐“走偏”,村内两座“垃圾山”高高耸立,成为周边村民口中的“垃圾村”。

    “我是本村人,我们村不仅拥有垟坑石塔和悟空禅寺,还出了榜眼陈炳、状元周坦等,文化底蕴深厚。”仇观快不忍看到村庄就这么“破败”下去。

    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在街道干部的动员下,仇观快等人当选该村新一届村干部,并用满腔热情和实干,为垟坑村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在摸清了村里的“家底”和存在的问题后,该村“两委”打出了 “还债赚钱”的口号。“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村集体债务高达300万元。”仇观快说,这也成为村内开展各项工作的梗阻。经商议,该村向农村信用社贷款200万元,并由村“两委”出面,向村内乡贤、企业家借款80万元,解决了历史遗留债务。

    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债务,“赚钱”迫在眉睫。

    在村内深入考察后,村“两委”将目光聚焦在那些被企业私自使用的村集体土地上。“在仙降街道,虽然我们村不是工业经济发达的村居,但村内大大小小的企业也有六七十家,因发展需要,不少企业私自在村集体土地上建厂房,多年来无偿使用。”仇观快说,经商议,村“两委”决定出面要求这些企业补交10年“租金”。

    但让企业补交“租金”并非易事。

    仇观快还记得当时开展这一工作有多艰辛,村“两委”全员上阵,每天到各家企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村里的实际困难摆在企业主面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补齐了10年的租金,共300万元。

    村集体经济入账了“第一桶金”,这让村“两委”振兴乡村的干劲更足了。“第二桶金”也紧随而来。2003年前后,322国道建设项目部落户在垟坑村,建设完毕后,该地块闲置了将近8年时间,被附近村民当作垃圾场。2012年年初,结合街道环境综合整治,垟坑村出资7万元,对该地块进行全面大清理,面貌焕然一新后,整体出租给道路维修公司,仅租金收入一年就达170万元。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忧居”变“优居”

    村集体经济由负转正后,如何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成为该村的头等大事。

    在垟坑村村委会办公楼附近,有一整片近50间的老旧危房,一到台风季,看着破旧不堪的房子,村干部就很担忧。

    2013年,垟坑村邀请专家对该地块进行评估,专家建议“土地置换”,原地块复垦农田,在周边建设新小区。

    新方案一出,不少老住户对“土地置换”存在各种疑虑。村“两委”组成临时攻坚小组,不分昼夜、分批入户做思想工作,终于在8个月后做通了所有住户的思想工作。

    在搬迁时,村里出钱又出力,每年每户补贴1万元,并帮忙在村内物色临时居住点。2013年年底,50间危旧房全面清空,村集体经济出资200万元,拆迁与建设同步进行。

    2018年中旬,在村民的期盼中,“忧居”变“优居”,垟坑村第一个配备电梯的现代化小区锦川家园正式交付,看着绿化、物业一应俱全的新小区,村民们乐开怀,纷纷给村干部点赞。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小区建设套房79套,除提供给原先住户的49套房子外,还建有30套解困房,房子交付后一售而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

    据悉,2017年,锦川家园项目还作为仙降“样板”参加瑞安市当年的“比学赶超”活动,受到市领导的肯定。

    “垃圾场”变身示范点,重振昔日“文化村”风采

    眼看着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垟坑村立志重振昔日“文化村”的风采。

    如今,走进垟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的东湖公园,在一整片的绿色中,健身步道、景观石、党建元素等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幅镶嵌在城乡建筑中的美丽画卷,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谁能想到这个网红打卡点的前身是脏乱差的“乡村伤疤”,遍地的生活垃圾和废弃建筑物,场地荒芜、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夏日里蚊蝇满天飞。

    2013年,仙降吹响环境综合整治号角,政府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在“村两委”的牵头下,村集体出资300万,街道出资100多万元,将其打造成村民锻炼、休闲、娱乐的绿色公园。

    “原来经过这里都有一股刺鼻的气味,现在水清岸绿,连空气都是清新的。”村民林先生感慨,家门口有了可赏、可游、可憩的公园,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

    该村还将入党誓言、党史、新时代精神等红色元素融入公园建设,将其打造成仙降首个党建公园,成为仙降的地标建筑。

    2015年,在村民的期盼中,垟坑村村干部带头,动员村内乡贤、企业主共同出资600万元,建设金垟湾森林公园,如今,该公园成为企业主、外来务工者周末休闲好去处。

    2020年2月,垟坑村龟塔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与之同步的,还有公园前断头路的贯通工程。

    据悉,该断头路处于原东川村和垟坑村的交界处,之前有7间房子拦在道路中间,致使村内道路经常阻塞。“22年前,当时的村干部就曾提出拆建房子,打通断头路,但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仇观快说。

    2019年10月10日,仙降街道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后,东川村、垟坑村合二为一,由街道出资,垟坑村村“两委”负责攻坚,做通住户思想工作,马不停蹄拆迁建设。2021年2月,该道路正式通车,取名垟林路。如今龟塔公园前道路畅通无阻,公园内游步道、绿化基本已建设完毕,预计两个月后正式对外开放。

    “垟坑村历史悠久、文人辈出,该公园规划之初,我们就决定将该村的一些历史人文融入公园建设,让更多的垟坑人乃至仙降人知道垟坑历史,重振昔日‘文化村’风采。” 仇观快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现代化气息浓重的新型标杆村将在仙降逐渐揭开她的面纱,向世人展示她独有的风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瑞安企业家
   第00007版:学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仙降垟坑村:从“垃圾遍地”到“颜值担当”
塘下镇启动全域环境综合整治
攻坚大会战
塘下摄影协会
探访渔潭“红色村落”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仙降垟坑村:从“垃圾遍地”到“颜值担当” 2021-4-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