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书记麻胜聪在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上强调,要坚持广泛发动、全员参与,领导带头、各方联动,精准发力、有效破题,始终树立大考意识、久久为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以城乡环境的崭新面貌庆祝建党100周年(详见本报4月12日1版报道)。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全域美丽建设,以“八美八化”行动为抓手,累计整改销号问题点位7万余处,拆违614.5万平方米,连片提升点位200余处,成功打造一批园林绿化精品项目“新样本”。今年起,重点围绕“一河十六路”主轴心推进全域整治,以广大干部群众的辛苦指数换取环境的高颜值,迎来城乡环境的“美丽蝶变”。笔者认为,环境事关百姓福祉,应当为环境整治动真格、有力度点赞!
“环境是最大的民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城乡环境面貌的“瓶颈”日益突显,垃圾乱倒、违章乱建、车辆乱停、污水乱排、乱张贴、乱堆放等城市“乱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随着城中村建设的大力度推进,建筑垃圾没有及时处理,工业污水直排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水环境等问题,给城市的“脸面”抹了黑,环境的“疤点”已成为城市管理的“痛点”,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抓环境是基层政府的头等大事,比环境就是比担当。广大基层干部要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有“丢了环境颜值就是丢脸”的责任担当,从而把环境整治挂在嘴边、付诸行动上。日前,我市通过“八美八化”环境综合提升、全域整治等行动,打好“拆治建绿管”组合拳,使城乡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抓环境是一项长期工程,切不可有“歇一歇”“松口气”的心理,必须持之以恒、紧抓不放,使城乡面貌得以持续改善和提升。
前段时间,我市设立“红黑榜”,每周对村(社区)综合环境进行比拼排名,及时曝光环境脏乱村(社区),此举深得民心。“红黑榜”是一面“作风镜”,期待通过这面镜子,照出基层干部的敢担当、真担当、善担当,照出一线党员志愿者的精气神,把环境整治这个接力棒一棒一棒地接下去,使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卫生城市、美丽宜居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