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云山革命纪念馆:
有“浙南井冈山”之称的红色文化基地

    五云山革命根据地是浙南地区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创建于1937年3月,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江省委、浙南特委和瑞安县委机关的驻地和交通枢纽,素有“浙南井冈山”之称。在此期间,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记者日前走进五云山革命纪念馆,了解那段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车子从马屿出发开往梅屿社区梅底村方向,继而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来到了五云村,“五云山革命纪念馆”便在路边。该纪念馆位于海拔1027米的山巅五云村,于2015年5月开建,2016年9月完工,2018年4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是一个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红色文化基地。

    馆内展示着“时代旗帜 民族解放”“五云燃情”等板块,包括星火的传扬、峥嵘的岁月、开辟根据地、英雄的热土、英烈永不朽、五云山中共组织的建立等内容,还展示了为五云山革命根据地做出贡献的主要领导和烈士的照片及生平事迹简介,令人肃然起敬。

    五云山革命纪念馆馆长陈向东介绍,刘英、粟裕同志在这里开辟了五云山革命根据地,龙跃、程美兴、张金发、郑嘉顺、郑伯永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这里宣传革命真理,发展党员、壮大组织,成立地下党、武工队、县大队,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统一战线工作;佘声斋、姚廖弟、徐金福、白希钦、姚思通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当时的五云山,充分发挥了交通联络、后勤支援等红色堡垒作用,成为我党在浙南的革命大本营。

    为什么会在五云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呢?陈向东说,五云山是瑞安境内五大高山之一,重峦叠嶂、地势险要。五云山东临陶山、西接高楼、南挨马屿,北靠湖岭,是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和隐蔽斗争的理想地方。因此,当时的省委书记刘英在1935年9月和1936年1月多次调查考察后,决定在五云山建立以五云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五云山革命根据地由于其地理优势,迅速成为浙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8年至1949年,五云山革命根据地与国民政府军发生了几十次围剿与反围剿斗争,黄志韶、苏尚镜、金兴弟、陈贤庆等革命先烈,用鲜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五云燃情”壮歌。

    五云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凝聚了众多革命先驱人物的心血和智慧。在那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岁月中,五云山成为瑞安境内四大根据地之一,成为中共浙南特委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和游击活动的后方基地,成为永、瑞、平南北交通联络枢纽,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浙南特委向各游击区运送物资的中转站,成为浙南革命根据地的屏障,涌现无数烈士,还有无数山区人民为掩护我党干部、保守机密而被关押拷打,宁死不屈成为无名英雄。在长期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五云山的革命活动在星火中燎原,在险境中前进。

    据悉,五云山革命纪念馆自2018年4月28日开馆以来,免费接待群众参观,目前共接待参观者6000多人。同时,在该纪念馆附近还可见到一幢旧房屋,这是当年革命先辈和英烈生活、工作过的地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学周刊
乘势而上 节点攻坚 再攀新高
交出“半年红”“全线红”精彩答卷
让“菜篮子”拎得
既便利又智能
有“浙南井冈山”之称的红色文化基地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有“浙南井冈山”之称的红色文化基地 2021-4-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