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名博士家乡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恩母校,回报家乡;情系故里,留住乡愁
瑞中博士和瑞安的温情故事

    ■记者 苏盈盈

    这个“五一”长假,125名从瑞安中学走出去的博士,特地赶回瑞安,为母校庆生,书写感恩与乡情。

    建校125周年以来,瑞安中学已培养了4 万多名学生,桃李满天下。许多学子学有专长,声誉卓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院士伍献文、孙义燧、伍荣生、方国洪,历史学家周予同,戏曲家王季思,音乐理论家缪天瑞,书法家邹梦禅,歌唱家姜嘉锵,著名寓言《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航天航空专家黄本诚,美国考普斯总统奖获得者蔡天文,抗疫专家张文宏,年轻数学家陈杲等知名人士。

    据统计,瑞安中学学子中,目前登记在册的博士共有617名,此次前来参加“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的有125名,他们来自各大城市、各行各业,其中文教类21人、医疗类45人、经济和城市建设类59人;50至60岁15人,40至49岁41人,30至39岁37人,30岁以下32人。

    看博士和家乡的精彩“互动”

    都说乡情是牵系人心最坚韧的纽带,文化根脉在教育中代代相传,游子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对故乡的那份牵挂。

    这些年来,从瑞安中学走出去的博士在各自领域奋力争先,闯出了一番成就,他们扎根第二故乡,情系故里,利用自己独到的思路远见,为建设家乡建言献策;利用自身联系广泛、信息畅通的优势,为推介家乡宣传造势;利用自身丰富的人脉资源、技术力量、政策平台,为服务家乡牵线搭桥;利用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发展家乡投资兴业……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此次参与“家乡行”活动的6位博士,看看他们与家乡瑞安的精彩“互动”。

    金美玲

    瑞安中学1982届校友,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气道疾病亚专科主任,肺功能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会长,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会长。

    上海中山医院呼吸科瑞籍教授金美玲在专业领域知名度高,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她经常受邀到瑞安人民医院监护室、呼吸科及肿瘤科会诊疑难危重病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经常来温州或瑞安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给医生授课。

    “因长期接触大量来自家乡的患者,在给他们提供就医帮助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他们奔波两地的痛苦。”金美玲说,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同时希望帮助家乡提升医疗水平,她于2018年接受市中医院的邀请,担任该院呼吸科特聘专家,大约每月一次来市中医院查房、出门诊。

    这种合作方式大大方便了曾在上海中山医院就诊的瑞安患者后续的治疗和随访,也为本土病人的救治作出贡献,同时促使市中医院呼吸科的整体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由于新冠疫情管控,她目前不能定期来瑞开展医疗活动。

    张文宏

    瑞安中学1987届校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传染病国家临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上海市抗新冠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人民医院在遇到救治难题时“远程请将”瑞安老乡张文宏,优化诊疗方案,精准施治病患。2020年4月,张文宏受瑞安市委宣传部邀请,接受了在温州市海外传播中心瑞安基地的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的视频连线专访,就瑞安在防疫方面的注意事项、瑞安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如何防护等给予建议,并呼吁瑞安老乡使用公筷公勺……

    张文宏对家乡的牵挂并不限于新冠疫情,他是市人民医院“在外瑞中校友名医馆”医学专家之一。在该“名医馆”启动仪式上,他道出了众多“游子”的心声:“其实更多的并不是说我们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大家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回家看看,能够时不时为家乡做一点贡献。希望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在医学上也能够站上更高的水平,让这里的老百姓获得更好的医学就医体验。”

    鲁育宗

    瑞安中学1987届校友,光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上海瑞中校友会会长。曾先后在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就读,分别获得工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在IT、教育、金融等领域有丰富的产业及资本运作经验,出版过《新国富论》《大学的财富管理》等专著。

    “每次来瑞中,都非常兴奋,瑞中在我心中是永远神圣的精神家园。瑞安中学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我不得不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我们的母校,每次翻阅母校的百年校志,都无比感动。”这是鲁育宗博士在“瑞安中学鲁学友奖学金”颁奖会的开场白,字里行间满是对瑞中的感恩之情。

    2012年,鲁育宗向瑞中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110万元,设立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鲁学友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品学兼优,被国内外一流大学录取的瑞中学生,如今,鲁学友奖学金获得者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同时,鲁育宗创立的光华教育集团也为家乡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他们或就读于世界顶尖的知名院校,或已经在金融、咨询、互联网、艺术、教育等诸多行业中成为职场精英,又或在自己探索的领域中砥砺深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鲁育宗还热心于家乡的发展事业,是我市聘任的“引才大使”,引进高学历“瑞二代”“创二代”等瑞籍海外精英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陈 俊

    瑞安中学1992届校友,副主任医师,北京医科大学口腔修复学硕士、德国蒂宾根大学牙科学博士、杭州艾维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口腔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杭州市民营口腔医疗协会会长,华人美学牙科学会秘书长,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

    “瑞安是我的家乡,瑞中是我的母校,我对她们充满感恩。”陈俊说,在瑞安生活成长的那些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塑型期,家乡的文化底蕴、瑞中的学风校风深深影响着他,这些年虽在外发展,但时常感念家乡,一般每年会抽空回瑞三四趟,陪陪父母,看看家乡的变化。

    这些年来,他也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市人民医院“在外瑞中校友名医馆”启动后,他是医学专家团队成员;在瑞安云江科创大会上,他为家乡签署了总部回归协议;瑞安市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杭州分会成立,他当选为会长,努力为家乡招才引智;他创立的杭州艾维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授予“瑞安智汇实践基地”牌匾……

    陈俊说,希望通过开展医学交流研讨、指导培训、开设口腔医院等形式,反哺家乡,为瑞安老乡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

    陈积明

    瑞安中学1996届校友,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 ,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工业物联网、工控系统安全。

    作为瑞安走出去的国家高层次人才,陈积明一直心系家乡发展。2018年1月,瑞安市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陈积明就是委员之一。

    2018年8月,由浙江大学与瑞立集团合作共建的浙江大学—瑞立集团工业智慧物联研发中心成立,陈积明担任研发中心主任。该研发中心聚焦高速数据采集与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联合研发的车辆制动部件整车测试无线物联系统被媒体作为校企合作典型成果报道推广,相关成果入选浙江省“四个百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计划。

    该研发中心以产学研合作方式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工业智慧物联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了生产测试效率,打造成为瑞安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研发服务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双向发展。

    瑞立集团通过与陈积明教授的技术合作,不断提升工业智慧物联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获2018年温州唯一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支持。

    蔡智奇

    瑞安中学1997届校友,现为烟台新特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荣誉获得者,浙江大学工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NSEC博士后,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精细高分子化工与纳米材料等领域。

    烟台新特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型公司,持续专注在工程塑料添加剂领域,目前高度聚焦于尼龙材料耐候老化助剂的研发、生产与专业服务,致力于成为可靠的化学合成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多年精耕细作,该公司稳步发展成为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外游子期盼归乡是一种情结,蔡智奇亦是如此。这些年来,他努力一步一步向家乡靠近。早在六七年前,他投资入股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力新材”),并以其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新力新材引入研发团队,助力公司向高科技发展。而后,他又与家乡的华峰新材料、华建尼龙等公司建立业务关系,进一步拉近了与家乡的距离。

    “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回乡投资办厂。”蔡智奇说自己生长在瑞安,从小学到高中都在瑞安读书,父母和重要亲友也一直生活在瑞安,这些年公司业务不断拓展,但他最期盼的是回瑞投资兴业。

    百名博士中的“亲戚档”

    此次一同返乡为母校庆生的125名博士中有“亲戚档”,其中有兄弟姐妹同为博士的“兄弟博士”“姐弟博士”,也有“夫妻博士”。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了解一下高层次人才亲戚间的对话,听听他们对家乡的眷恋。

    兄弟博士

    瑞安老乡张文宏,大家很熟悉,抗疫期间,他凭实力及金句“圈粉”,频频上热搜,其实他兄弟二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哥哥张文宇是瑞安中学1985届校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智慧政府、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

    这对“兄弟博士”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繁忙的工作让兄弟俩平时相聚甚少,特别是近两年,弟弟张文宏更忙了。兄弟俩日常交流话题主要是父母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学生的培养,还有人机融合、中西医结合的群智医疗前景。

    “感谢家乡精心安排的回乡行,让我见到了很多想见的人,也见到了想见却不希望在公众场合见到的人——张文宏。”张文宇笑着调侃道,因为弟弟出现在公众银幕上意味着全球疫情还不如人意,还得继续加强防控,所以大家记得去“苗苗苗”(打疫苗)。

    一门双博士,是令人羡慕的,其背后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学习策略。“我俩很幸运,遇到的老师非常负责,有才华、有正义感,我觉得自己只是照着好父母和好老师的要求长大而已。”张文宇说,小时候家里买不起电视机等娱乐设施,无聊了就给自己出数学题做一做来解闷。父母对兄弟二人的学习非常重视,总是花大量的时间陪伴他们学习;父母非常善良,总是节衣缩食接济文成山区的贫困亲戚。

    姐弟博士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一同参加活动的博士林瑞、林建宇是亲姐弟,林瑞是瑞安中学1992届校友,博士,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燃料电池汽车等;林建宇是瑞安中学1996届校友,博士,现任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电网控制,分布式控制与网络。

    “姐弟博士”也提及父母言行对其二人学习、工作的深远影响。“父母是勤劳实干的人,我们姐弟在学习工作上也是如此,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林建宇说,由于姐弟俩日常工作很忙,一般是寒假回家乡看望父母,此次返乡参加校庆活动可以和姐姐聚聚,还能看到不少同学和校友,机会难得。

    夫妻博士

    此次一起回乡参加活动的还有一对“夫妻博士”——何琼和李丹。丈夫何琼是复旦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纳米光子学,超构材料和表面等离激元学;妻子李丹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研究领域为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这对“夫妻博士”是瑞安老乡,也是瑞中校友。俩人在国外留学期间演绎了一段童话般的甜美爱情故事,随后双双回国,在复旦大学工作。2011年,他们浪漫的爱情开花结果,喜得一子。

    何琼说:“很荣幸能受邀参加本次的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深刻感受到家乡和母校对我们的关怀。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也希望有更多的瑞中人为瑞安和母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李丹说:“家乡留给我的烙印,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时光流逝,都是那么的鲜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名博士家乡行
   第00003版:百名博士家乡行
   第00004版:天下瑞安人
瑞中博士和瑞安的温情故事
瑞安日报 百名博士家乡行 00003 瑞中博士和瑞安的温情故事 2021-5-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