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百名博士家乡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百年瑞中风华正茂
校史馆
瑞安中学星雕塑

    ■记者 欧苗苗

    “云山霭霭,云水苍苍;惟我瑞中,源远流长……”

    1938年,瑞安县立初级中学校歌歌词如此写道。

    在瑞安这方生机盎然的热土上,这所闻名遐迩的历史名校已经125岁了,它历经两个甲子轮回,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以其悠长的办学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创造了跨越3个世纪的辉煌。

    瑞安中学作为百年名校,是浙江省首批要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现为省现代化学校、全国文明单位。2005年,鉴于瑞安中学在中国中等教育领域的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4073号小行星命名为“瑞安中学星”,在全国中小学中属首次。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在瑞安这座城市,瑞安中学留下的是闪亮的足迹和独特的风貌。

    瑞安大地上崛起一所百年名校

    “富强之源在于兴学”。回首百年,甲午战争惨败的屈辱,惊醒了一代有良知的有识之士,他们认识到,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在于科技,科技落后的背后是人才,人才落后的根源在教育。而瑞安中学作为浙江省最早的普通中学,是孙诒让创办新式教育的起点。1896年,孙诒让、黄绍箕等9人发起创办瑞安学计馆。

    这便是瑞安中学前身,也是浙江省最早的新式学堂,我国最早的算学专门学校之一。同年年底,“学计馆”的兄弟学堂“瑞安方言馆”由项湘藻、项崧项氏家族创办,这是浙江省近代创办最早的外语专门学校。在晚清至民国的温州留学潮中,瑞安留学人数超过三分之一,方言馆功不可没。

    1902年,学计、方言两馆合并为瑞安普通学堂;1906年,在停办一年后,改名为瑞安县公立中学堂,为浙江最早的公立中学之一。1909年,学堂改为瑞安私立中学堂;1911年,恢复为瑞安公立中学堂;1912年,又改为瑞安县立中学校。

    当办学遭遇困境,学校陷入“存废”之争时,以项湘藻为代表的乡贤筹款续办,使瑞中血脉得以延续。抗战期间,瑞安几次沦陷,学校几度流迁,在抗战烽火中创办“瑞中高中部”,称瑞安县立中学,成为温州县级中学第一所高中学校。1955年学校始称浙江省瑞安中学,1959年被列为浙江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81年成为省首批要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

    回首百年,温州数学人才辈出,学界公认温州是数学家的摇篮。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温州籍数学家至少有200人。是什么使得瑞安至温州出现这么多数学天才?瑞安中学校长陈良明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肯定不是因为温州人喜欢吃海鲜那么简单。

    孙诒让在当时就认为,学习数学用处巨大,同时数学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基础。温州当时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要学习物化生等西方自然科学,需要实验室、仪器设备、教师等大量财力和人力,当时请不到也请不起那么多理科教师。学习数学相对比较简单,一本书、一支笔和几张纸就可以学习,符合当时的办学环境。就这样,瑞安学计馆成了温州地区近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起点,更是数学基础教育发展的源头。

    陈良明认为,学计馆作为我国最早的算学专门学校之一,它破旧革新的教学模式,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的开办不仅传授近代的算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年轻一代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了研究算学的风气。1897年,孙诒让的学生黄庆澄创办《算学报》,1899年成立《瑞安天算学社》,这是我国最早的算学研究会之一,当时还举办了温州六县数学会试,相当于今天的数学竞赛。学计馆第一届学生洪彦远,早期出国留学专修数学,日后他成为温州中学校长和数学教师,培养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苏步青的学生方德植教授是瑞安人,是厦门大学的首任数学系主任,培养出著名数学家项黼宸和陈景润等。由于学计馆数学教育的基础,相当部分出国留学的学生修的是数学,这些人成了温州近代教育最早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为日后温州地区数学家群体的出现打下基础。

    瑞中著名学子若群星璀璨,“洋状元”项骧,教育家洪彦远,辛亥革命先驱许燊,经史学家李笠、周予同,国学鸿儒林尹,数学家项黼宸,鱼类学家伍献文,天文学家孙义燧,大气学家伍荣生,海洋学家方国洪,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戏曲家王季思,航天航空专家黄本诚,抗疫专家张文宏,美国考普斯总统奖获得者蔡天文,美国国家发明院院士王朝阳、林景瑜,长江学者吴联生、陈积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潘秀莲,青年数学家陈杲等校友都为国为校争得诸多荣光。

    就这样,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一路走来,瑞中这所百年老校栉风沐雨,历代师生校友共同创造并完美演绎了一部气壮山河的创业史、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史、一部精英辈出的人才史、一部与时俱进的发展史。

    一所名校“跨越三世纪”的文化基因

    一个学校,文化是生命,校训是灵魂。“甄综术艺,以应时需”的办学理念,“深思力行”的瑞中精神,“文化厚重,敢为人先”的发展愿景和“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的育人理念构成了瑞安中学的教育哲学,积淀为瑞安中学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百年名校继续前行的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瑞中发展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的目标:打造精致校园,办一所有品质的学校;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大幅提高教学质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个学校文化的形成不在朝夕,它是一代又一代人教育理念的传承与积淀。瑞中坚持用文化铸就学校教育广厦。学校创办之初,孙诒让就将当时十分罕见的世界地图悬挂于校园内,以开拓学生的见识。

    随后,瑞中成立了“岘山文学社”、校刊《瑞中》、图书馆、“廊文化”,文化建设逐现底蕴。

    瑞中的教学楼命名也颇具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勤思楼、自力斋、五好楼、跃进楼、勤业楼、勤行楼,这些教学楼的命名无不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938年、1945年、1989年,瑞中先后制订3首校歌,弘扬学校精神,扩大影响力。“甄综术艺,以应时需”的校训碑立于校门口,反面刻写《瑞安新开学计馆序》全篇。步入校园,移步易景,处处流淌着瑞中百年底蕴和文脉。

    不仅如此,瑞中的环境文化也独具特色,还有别具一格的社团活动,成为瑞中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其中科技小发明和文学社特别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此外,瑞中校友会作为校友的社团组织,校友文化有声有色、方兴未艾,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甄综术艺,以应时需”,带来芬芳桃李。走过两甲子,跨越三世纪,建校以来,已培养了3万多名学生,他们中有伍献文、周予同等为代表自然科学的巨匠和人文领域的泰斗。

    新冠疫情期间,校友张文宏医生成为全国“硬核医生”,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的荣誉称号,作为专家组组长为指导抗疫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都是“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瑞中毕业生形象的杰出代表。

    如今,瑞安举办“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百多名博士均毕业于瑞安中学,于5月1日至3日来到瑞安,围绕瑞安“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契合融合发展、高水平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的战略要求,以市党政领导与百名博士恳谈会的形式,探讨“十四五”开局之年“八大新气象”开创路径,提出对瑞安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五一期间,正值瑞中125岁生日。借此次活动的契机,125名从瑞安中学走出去的博士,还将为母校庆生,助力家乡发展。

    一所县中一步一脚印跨越发展

    “瑞中是一所县级中学,没有地级中学那么多的资源优势。这也是受我国目前存在的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影响,‘县中塌陷’是这一问题的一种突出表现。”陈良明说,尤其是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名校招生政策变化以及师资、生源向大城市流动,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挑战,瑞安中学便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三大核心目标,从打造精致校园、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三个方面突破现有瓶颈,变压力为动力,在挑战在谋求发展的思路。

    面对这些困难?要如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办学校需要教育情怀,没有情怀不可能全身心投入!这些年来,广大瑞中老师,以自己正直的人品,卓越的学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使瑞安中学俊才辈出,群星璀璨,他们高超的教育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每天阅读的道德文章。

    陈良明直言不讳,一所重点中学没有好的高考成绩,学校就没有明天;片面追求高考成绩,学校就没有未来,学校教育本质上就是人文教化,文化也是一所学校的魅力所在和高品质学校的标志。

    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装点运动开始了。清风明月的陶尖山,朗朗书声中的探花楼,弥漫着浓郁书香的养正书店、浙江省13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的瑞中古籍室……

    当然,一所百年名校,除优质的硬件外,更要注重内涵发展。学校把文化看做是学校的灵魂,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倡导全体师生弘扬和践行“深思力行”的瑞中精神。

    管理出质量,当质量提升到一定高度,只能向科研要效率。围绕着新高考所开展的教科研工作,也是一刻都不停歇。“我们尤为重视高三段的教科研工作,我们鼓励老师们把教育、教学中好的想法和做法转变为微课题,并成立了专门的奖励基金,鼓励他们向研究要质量。”陈良明说。

    在瑞安中学,还有一笔由海内外校友筹建并捐助的校友发展基金,共3000多万元,由本金产生的收益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市委市政府更是把瑞中的发展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连续3次出台扶持政策,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瑞中的办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几年,瑞安中学高考和体育健康测试成绩均位居全省前列;2017年上半年学科竞赛获奖就达737人次;尤其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人数就占了全省的半壁江山;2019、2020年一段上线人数超600人,上线率超90%;2020年被清华北大录取10人,创历史新高;学生体育健康测试是省内唯一一所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的学校;值得一提的是,瑞安中学是南京军区空军招飞的生源基地,是浙江省高中里选拔飞行员最多的学校之一。

    办教育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就,不在当下的考试成绩,不是一年、两年之后,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之后。所以,要仰望星空,放眼未来。

    而今迈步从头越。蓬莱定不远,只要一帆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名博士家乡行
   第00003版:百名博士家乡行
   第00004版:天下瑞安人
百年瑞中风华正茂
瑞安日报 百名博士家乡行 00002 百年瑞中风华正茂 2021-5-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