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5月9日,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传来好消息:家在山东的孟女士的DNA,与要找女儿的蔡阿姨比对成功,鉴定两人为血缘关系。孟女士是2018年通过瑞安日报《帮你寻亲》栏目,将血样送到DNA寻亲数据库的。更幸运的是蔡阿姨,5月6日她刚刚将自己的DNA信息录入数据库,就显示匹配成功了。
“真的是无心插柳,意外的收获。本来蔡女士是跟另一位寻亲者做DNA鉴定,结果没比对上,反而与DNA寻亲数据库里的另一位寻亲者自动比对成功,这就是大数据发挥的作用。”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介绍,蔡女士今年77岁,家住温州龙湾。
5月10日,记者联系上远在山东滨州的孟女士。得知消息后她很是意外,激动地说:“原来自己的亲人在温州龙湾呀,知道自己来自哪里,这辈子就不遗憾了。”孟女士说,自己今年43岁,儿子已成年,虽然她很小就知道自己是“温州来的”,但具体是哪里人并不清楚,被领养到山东后,养父母视她如己出,十分疼爱,一家人生活得也很幸福,因此多年来她都没有寻亲。2017年5月,与她身世相仿的一位老乡,在瑞安日报、滨州日报的帮助下,找到了瑞安的亲人并得以相认。孟女士也产生了寻亲的念头,将血样寄给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DNA信息录入寻亲数据库。
“寻亲的初衷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家乡到底怎么样,家里还有什么人。”孟女士说,突然得知找到血缘亲人,让她有些意外,目前养母已80岁高龄,儿子马上要高考,担心家里一老一小情绪受波动,她要跟丈夫及其他长辈先商量一下相关事宜。
据悉,目前孟女士已经与龙湾的姐妹们通过微信联系上了。
[相关链接]
2018年3月,《瑞安日报》“帮你寻亲”栏目与温医大司法鉴定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寻亲平台。
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于2002年开始开展亲子鉴定业务。2018年,由温州市司法局牵头、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民盟温州市委会主导创建的“温州寻亲联盟”成立,通过采集寻亲者的血液、带毛囊的毛发或唾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分析,获得其DNA信息。将寻亲者的DNA信息录入数据库后,和库内所有其他人的DNA信息进行自动比对。若是比对成功,系统将会自动显示结果。这个数据库最大的亮点是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在茫茫人海中让相逢不相识的亲人找到彼此,减轻寻亲者的人力财力负担。
至今,已有1008位寻亲者的DNA信息顺利入库,43对寻亲者通过DNA寻亲数据库成功找到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