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我带着几本书,来到明镜公园。
咦?这里什么时候,有了一间小小的图书馆。只见转角处一间小小的房子,依偎着塘河,里面摆满了书籍,虽然还早,比我更勤奋的人儿已经静坐在其中,那翻开书的模样,真美!
我推门进去,在浓郁的书卷气里流连。《黎明静悄悄》是我最爱的一本书;林清玄《打开心内的门窗》,已经刊发很久,没想到这里还有收藏…… 瞧,那是年轻的一家三口,四五岁的孩子在妈妈的指引下认真地翻阅着绘本;那是读中学模样的哥哥姐姐,正在认真地做着习题,轻声讨论着;那是衣着朴素的爷爷,翻看着报纸,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小的图书馆,将尘世的繁杂挡在门外,悠闲雅致、书香浓浓,翻书声音如沙沙细雨。在转角处,还有一个电子借书系统,一位干部模样的叔叔,拿出市民卡,朝着系统扫一扫,就轻松完成了书籍借阅。
这里是新开的图书馆吗?我问一名管理员阿姨。
“也可以这么说。”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个地方叫“城市书房”。近年,市政府把小区里、街道旁、公园里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打造成为书房,让更多的人有书读、读好书。这些城市书房24小时全天候开放,无人值守,面向所有人群免费借阅。
“太好了!我们随时都可以借阅了!”我高兴地跳起来。
从阿姨的嘴里,我还知道了,瑞安市区总共建起了31家城市书房。我仿佛看到了,在小区的秋千边,在想象不到的转角处,一本本朴实无华的书,映衬着一张张爱阅读的脸;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书房却彻夜明亮;我仿佛看到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满怀着对知识的热情去赶赴一场场思想的盛宴……
“夜深还照读书窗”,城市书房,阅读,正如同呼吸一般,成为它的必需。
(指导老师:张亨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