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六大专项行动
打好国卫复审战
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城市卫生管理工作的最高荣誉,也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品位、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的集中体现。2015年我市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优化了城乡一体的区域新空间,打通了城乡一体的交通大动脉,全域美丽的底板越来越硬,全域美丽的成色越来越足。联动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四边三化”、“五水共治”行动,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治提升八大重污染行业和六类细分行业,六大领域环保终端处理设施全覆盖;创新“一把扫帚扫到底、一盏路灯亮到底、一把剪刀剪到底”机制,城区美丽街路网全景展示,综合漫步道、沿江沿河沿绿道、中塘河生态慢行廊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
2017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3年多来,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我市在成功创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大力实施市容环境专项行动。我市以“八美八化”为引领,投运全省首个工业固废焚烧发电项目和温州首个县域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专业性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创新“一把扫帚”管理体制,实现全域全天候保洁,扫出城市新颜值。投入1.83亿元,改造提升农贸市场45家,创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29家,不仅老旧市场“脏、乱、差”面貌彻底改变,更涌现出了花园农贸市场等新型“五化”放心市场。在餐饮领域,“阳光厨房”全面普及,智能预警持续拓面,网络餐饮行业不断规范,创建阳光厨房846家,智能阳光厨房42家。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创建垃圾分类村391个、小区328个。强化噪声、烟尘污染治理,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
大力实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行动。加快城中村改造进度,解决道路硬化、排污设施问题,并对闲置地和预留地设置封闭围墙。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完善污水排放设施,村道平整干净,基本做到无“十乱”现象。结合“爱国卫生月”、登革热防制行动等时机,发动居民广泛开展大清扫和大消杀行动,集中对“脏、乱、差”部位进行清理,杜绝暴露垃圾,清除蚊蝇孳生地,消除“四害”,营造卫生、舒适、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
大力实施城市生态环境专项行动。全面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治废”4个硬仗,深入推进废气减排,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分别减排20.0%、23.41%、11.96%、10.26%,完成“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推进“一河十二路”整治,推行河长制、路长制,联动实施主要城区街路、河道、工业园区、社区整治提升;建成污水收集管网近800千米,城镇污水处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创成省级污水零直排镇街5个,污水日处理量25.5万吨;完成无废城市方案编制,完成全部76个土壤污染地块采样和检测工作;开展六类行业整治,累计整治提升436家。
大力实施交通秩序专项行动。坚持堵疏结合、建管联动,综合施策、严管重罚。严肃惩处渣土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滴漏撒现象;全面整治地下停车空间功能挪用行为,涉及违法挪用的一律予以恢复,提升地下空间停车利用率。完成市区“四小车”整治,开通农村公交线路和公交化运营线路33条,新增公交化运营班车107辆;同时积极新建公共停车场、打通断头路、疏通交通堵点、改造智能化停车位,助力城区道路更加畅通有序。
大力实施城市秩序专项行动。加强城市“牛皮癣”治理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管理工作。2017年以来,我市重点开展人行道、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集中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乱搭乱建、擅自设置户外广告、无序设置店招店牌等问题,加大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引导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逐步完善市容环境秩序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大力实施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制订《健康瑞安2030行动纲要》,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健康瑞安建设,5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类健康宣传日活动1300多场,展出健康宣传展板1000余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万余份,广泛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系列活动,举办“健康大讲堂”等讲座4000场。学校、社区等各类场所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全覆盖,创成健康促进学校125所,创成健康促进医院29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2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3.18%。
独具匠心凸显亮点
打好国卫提升战
在巩固国卫成果的同时,我市独具匠心,把巩固国卫工作融入瑞安人文特色,变“难点”为“亮点”,积极打造具有瑞安特色的“创卫”亮点。
在大建大美中提升城市形象。2017年以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品质至上,着力推进五大亮点区块建设,已实施“大建大美”项目162个,完成投资额246.76亿元,推动“大建大美”向“全域美丽”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江拥两岸,两岸展画卷。”飞云江北岸,瑞安老外滩有序推进更新,滨江大道四期西延伸线道路工程建成通车,标志着全长6445米的瑞安市滨江大道防洪综合性工程圆满收官。核心地段67.37公顷的巾子山团块,打造集金融商贸、休闲娱乐、绿色宜居、建筑地标为一体的城市客厅。为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场所创建力度,截至2020年,已建成万松山、集云山、隆山休闲圈漫步道6.8千米,开辟市民休闲健身新空间;新增综合漫步道230千米和塘河夜光游步道13千米;新改建多功能运动场8个,百姓健身房15家。
在美化亮化中提升城市韵味。我市大力实施精品公园工程,明镜公园、瑞祥公园获评浙江省优质综合公园,改造提升万松山、隆山、西山、玉海、湖滨等公园,实现“一园一特点,一园一文化”。推行“一把剪刀”绿化养护机制,建立包括绿化建设、绿化提升、日常维护、监督管理“一体化”的绿化养护体系,对万松东路、罗阳大道、滨江大道、瑞湖路等主次干道进行改造提升,市区入口获评省级精品示范入城口;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9%,绿化覆盖率达38.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62平方米。不断完善市政道路设施建设,对城市道路、桥梁等设施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创建省级绿化美化示范路4条。
在疫情防控中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策略,精准分析疫情发展形势,精准发布实施各阶段的防控措施,落实“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收治”原则,保证了最佳的救治效果,在温州地区较早实现病例治愈“清零”,全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经受住了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