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钱枫枫)5月14日上午,江南新区年产800套数字印刷及激光模切装备投资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评审会召开。该项目为我市首个小区域项目涉河涉堤、水土保持、取水论证三次评审“三合一”的评审项目,是市水利局切实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加快行政审批速度而进行的一次审批制度改革尝试。
据悉,该项目位于南滨街道,北至华明路、南至322国道、西至沙园河、东至上余河,总规划面积约36公顷。目前,已进驻了集标签印刷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中特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对于“三评合一”改革,刚开始,一些投资项目业主并不适应,特别是设计单位,都说没有同时具备三种技术力量的人才或者资质不够。针对这种情况, 市水利局建立了事前辅导服务、事中进度跟踪、事后评价反馈机制,并大力引进温州和外地的设计单位,扩大业主的选择范围。该局还大力宣传改革内容,在立项阶段就反复告知业主早做水利审批的准备,一次性编制文本,不断优化审批工作的机制和流程,切实提升水行政审批效能。
改革前,投资项目审批手续繁杂,从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许多经办人苦不堪言,其中单单水利方面就涉及三个方面审批,要组织三次评审,耗时耗力。为减少审批环节和企业负担,2019年,我市水利部门开始尝试区域性水影响评价,先后完成瑞安经济开发区与塘下东工业园区2个省级平台区域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并经市政府审批实施。2020年,我市创新举措,拓展服务工作面,开展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一期区域水影响评价报告(非省级平台)编制并经市政府审批。审批后,对今后入园项目,只要符合“三合一”报告提出的准入条件不属于负面清单的,一律实行承诺备案管理,提高了审批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省市提出的“事前区域评价、事中承诺备案、事后加强监管”的目的。
改革不仅仅是针对省级平台项目等重大项目,而是要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今年开始,我市又探索全市行政区域内,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以外的建设项目的“多评合一”改革,将小区域投资项目涉及的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合并编制成一个报告,一次性组织审查,统一进行审批。
“此次评审会的顺利召开,为我市今后的水行政审批树立了标杆,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市水利局规划与审批科副科长俞小东表示,下步市水利部门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实施范围和内容,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水利审批服务,将马上实施桐浦镇澄头村避风锚地建设瑞安首个单体项目的“多评合一”。特别是要打破部门藩篱,实施跨部门的最多“评”一次,真正实现“多评合一”(比如环评、通航论证、水土保持、涉河涉堤、水资源论证等),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