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晓
看厌了钢筋水泥的繁华都市,寻一处静谧山水悠然小憩,已成为很多都市人的选择……近年来,林川镇把握民宿新型旅游业态,整合当地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发展民宿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日前,该镇在成功打造精品民宿的前提下,再次签约民宿集群,民宿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古老山村蝶变美丽民宿
“我们将依托林川镇良好的生态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积极发展民宿产业。同时,打造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等特色旅游新亮点。”5月13日上午,云林山居民宿项目负责人林东寅在项目开工现场说。
云林山居民宿项目位于林川镇平和村。这里溪水绕村、土屋阡陌纵横、绿树繁花连片成林、古道蜿蜒,点缀出山村风采。当日,当记者一行走进平和村,就见到这么一幅悠闲宁静的山水风情画面。
“与可预知的标准化酒店不同,民宿意味着推开门窗,发现与平时生活不一样的世界。”林东寅向记者讲述起该项目的构思。
据了解,该民宿建筑用地是由3个宅基地组成,设计成2栋间距72米、高低差18米的建筑。同时,充分利用山坡,设置游步栈道,并在栈道附近设置带有露营特色的蛋屋,开发新的乡村特色旅游体验。
“之前,我一直被平和村的青山绿水所震惊,也一直酝酿打造高端民宿,这一构想获得林川镇政府的支持。我们的民宿将采用现代极简风格设计,建筑面积1400余平方米,共有27个住宿房间。”林东寅认为,他不仅仅是在经营民宿,而是在分享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让习惯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慢下来。
“云林山居民宿是林川镇平和村民宿特色村项目的一个部分。总项目位于办山、乌冻、西坑三个自然村,规划范围约30公顷,计划投资约5500万元。”林川镇副镇长胡晓燕介绍。
据悉,项目将优化整合林川特有的梯田等自然生态资源及周边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林川镇民宿自然特色村落,现村内已流转民房93间,其中办山自然村46间、西坑自然村21间、乌冻自然村26间。
此外,位于林川镇海拔600多米处的云岫燕居民宿,建于平和村连片空置的老屋周边,百余亩的山岗和水塘环绕,让这座古村落的民宿有种隐于尘世的独特韵味。
“7月份,由温州乡土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耗费4年时间打造开发的第二期云岫燕居民宿也将正式营业。”民宿投资人金夫贵对记者说。
从一期到三期,再造“世外桃源”
“我们一期民宿只有7间风格迥异的客房,不打广告,只在熟人中口口相传。”民宿投资方负责人黄茜茜说,因为林源村黄昏与清晨的风景最美,加上在林源古道旁边,这家小而美的民宿只接受提前预定的客人。
在“枫彩林源一号”一期民宿的小院内,石子小路蜿蜒曲折,转角一簇花木映入眼帘,让这里显得舒适、安逸。
“民宿院前就有溪水绕行,一眼望去就是古道山色。我们的客人可以在阳光里喝茶聊天,也可以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沉醉。”黄茜茜告诉记者,打造精品民宿,不是简单地装修一栋房子,而是要给大家留下一种生活态度,从“情怀”到“记忆”,真正享受“世外桃源”。
5月13日,林源村民宿项目投资意向签约仪式举行。据了解,“枫彩林源一号”一期民宿已于2019年开业。目前,二期(一幢)主体建筑已完工,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在今年11月开业。“本次签约的是第三期项目,共6幢28间,建筑面积约为1050平方米,共三四个主题民宿,争取年内进场施工。”黄茜茜说。
据了解,林源村古道村落特色民宿群项目规划已完成,计划总投资1447万元,规划建筑面积1899平方米,项目周边拥有红枫古道、川林水果种植基地和溪鱼垂钓基地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
申报列入民宿特色村
之前,林川镇因远在深山,大多数村民外迁,民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民宿的新政激活了农村资源,“投资商建民宿,政府配套基建,村民有奖金,建成后年年有租金。”胡晓燕介绍。
据了解,在大力推进民宿特色村建设过程中,该镇工作专班进场开展工作,老房屋的确权、流转,困难群众安置等工作由镇、村干部统一办理,群众一次也不用跑。
目前,平和村民宿特色村项目、林源村古道村落特色民宿群项目正积极申报列入我市第二批民宿特色村(群)培育名单。
市文广旅体局资源开发科科长王英武介绍,政府配套的道路拓宽、村口的景观节点提升工程将随之入场建设,这和民宿进度“如影随形”。
“一方面是吸引投资方加快民宿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让财政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王英武说。
据介绍,民宿经济是幸福产业,是疫情后消费复苏、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重要引擎。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林川镇的旅游也快速发展,这给特色民宿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林川镇先后推出包括鼓励优秀人才投资、生产、兴业及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在内的各种政策,民宿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充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身的产业结构,强化政策激励、激活投资主体,大力培育有文化、有活力的林川特色民宿。”林川镇党委书记陈白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