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中(1895一1937),又名克钧、侠夫。仙降村人,读过私塾,当过瑞安平民织锦习艺所教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瑞安县党部候补执委、仙降商民分会监事。1927年“清党”时,被反动当局逮捕,经林直斋、林桢甫等人营救出狱,参加仙降农民暴动,失败后奔走北方,投身国民党部队。因不满军阀混战,追求真理,回乡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打入敌人内部,从事秘密工作。曾为刘英领导的红军挺进师递送情报,使部队转危为安。后身份暴露,落入敌手,坚贞不屈,英勇献身。
艰难探索 不懈追求
在瑞安南区的仙降村,谁都知道孙克中是个有胆识远见的好青年,虽然出身农家,只在村里读过几年私塾,可他好学不倦,深得塾师赞赏,不仅熟习古文诗词,还擅长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逢年过节,常为乡亲们书写对联。平时,他与同村的共产党员林直斋、林桢甫两人走得很近,志趣相投,交往密切。
孙克中曾担任瑞安平民织锦习艺所教师,受新思潮影响,他关心国事,追求民主,国共合作时期,当过国民党瑞安县党部候补执委、仙降商民分会监事。由于热衷社会活动,经常在公开场合拋头露面,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瑞安搞“清党”时,当局竟将他当作共产党嫌疑给抓了起来。关键时候,多亏了林直斋、林桢甫等人的尽力相救,才得以释放出狱。
从此,他与林直斋、林桢甫更加亲近,还参加了他们组织发动的仙降农民暴动。后来暴动失败,林直斋和林桢甫都先后被捕牺牲了,孙克中也受到通缉。其时,他对国民革命还抱有希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远赴北方,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
他随北伐军打到滦州时,曾满怀激情,挥笔写下一首七绝:“投笔戎轩万里征,奔驰原为不平鸣。关怀党国兴亡责,矢志沙场生死争。”表示自己要不避生死,追剿军阀,为国建功,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然而,严酷的现实使人大失所望,他终于看透:眼前的战争其实只是新、旧军阀之争,两者之间无本质区别,也根本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最终只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梦想的破碎,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与痛苦之中。
1930年深秋,他忽接家书,惊闻长兄孙克镜、四弟孙克铭均因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先后遇害的噩耗,不觉悲痛欲绝,泪洒衣襟。遥对故乡兄弟的亡灵,同时又想到林直斋、林桢甫两位好友的牺牲,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激起了他心中的无比仇恨,也进一步促使他觉醒,深刻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他愤然脱离国民党部队,决定返回家乡,去寻找党组织,参加革命斗争,为死难的弟兄报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深入虎穴 密送情报
当年年底,孙克中回到瑞安。这时候,浙南地区的革命斗争正处于低潮,各地党组织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他无法找到地下党,只好先在家乡经营竹木业以维持生计。谁知这一晃就是5年多,直至1936年,才好不容易与平阳县的共产党员吴毓、叶廷鹏等人接上关系,加入了他们的斗争行列,并由吴毓介绍入党,担任仙降党支部委员。
吴毓要求孙克中以生意人身份为掩护,调查侦察反动机构和土豪劣绅家的情况,以便摸清厎细,收缴敌人的武器与财物,为浙南游击队筹办军需。1937年2月,他受组织指派,化名侠夫,秘密打入国民党瑞安义勇队,还当上了副队长。义勇队进驻平阳坑后,他在开展策反工作时,不幸被敌人察觉,只好脱离虎穴,回到仙降,继续在吴毓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3月,刘英率红军挺进师一部进入浙南,开辟游击根据地,并在仙降涨岙山一带开展活动。国民党急调19师至平、瑞边境,疯狂地进行跟踪围剿,妄图将其一举消灭。6月间,19师部队利用保甲制度,广设岗哨,还大搞所谓的全民搜山行动,到处搜索挺进师的行踪。
这时候,孙克中从敌人内部获悉,19师与平阳保安团正打算兵分两路,分别从平阳湖岭背和瑞安江溪向涨岙山红军驻地包抄。得知这一重要消息,孙克中意识到情况万分紧急,他不敢有半点懈怠,火速将情报送交刘英,使红军提前撤离,安全转移到垟坑山的五公庵,后又北撤至沙门山。当19师官兵在涨岙山扑了个空,气喘吁吁地追赶到五公庵时,红军早已远走高飞,不知所踪了。敌人气急败坏,为了泄愤,竟然残杀了庵中无辜的道士阿福,才怏怏离去。后来侦查得知是孙克中报的信,对他恨得要死。
此后,孙克中仍以做生意为名,往返于平阳、仙降与瑞安城区,秘密为红军游击队提供军需物资,购买枪支弹药,还经常深入敌人内部,探听消息,搜寻情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孙克中的背后,一张无形的网正悄悄向他逼近。
被捕遇害 虽死犹荣
1937年6月14日,孙克中正在家里吃午饭,19师刘德旺部一批士兵包围了他的住宅。被抓捕后,他当即被押送至该师驻扎下屿宫的某连,次日凌晨,转押高楼营前的营部,后又押解至平阳水头的团部,由一名姓邬的团长亲自审问。
敌团长凶巴巴地威胁说:“你给共产党游击队提供情报,帮助他们逃脱,你知不知道,这是要被枪毙的!我看你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何必为共产党卖命呢?”
他见孙克中没有吭声,便又假惺惺地劝道:“只要你坦白交代,说出共产党内情和刘英他们的行踪去向,我们一定不会亏待你,还可以放你出狱、给你自由。”
孙克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故意反问:“我一个生意人哪会提供什么情报,又怎么知道共产党内情和他们的行踪去向?你们肯定是抓错人了吧!”敌团长听了气急败坏,但始终没能从他口中拷问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不久抗战爆发,19师要调离浙江,团部把孙克中移交给当地国民党政府,平阳县长徐用派刑警将他押至原籍瑞安审理。孙克中在瑞安狱中被提审数次,均拒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所谓的罪行。但南区联防委员会头子戴大任、郑卓峰等人联名控告孙克中搞武装暴动、赤化宣传,欲置其死地而后快。
孙克中知道反动派是绝不会放过自己的,面对死亡,他处之泰然,牺牲之前,还与同牢难友讲述革命故事,最后挥手道别,从容就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1937年10月1日凌晨,孙克中在瑞安县城西郊鸡园刑场身中数弹后,壮烈牺牲。他落坟安葬的那天,原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派代表郑克成专程前来吊唁,并献上刘英同志亲笔书写的挽联(见图):
诸兄遭杀戮,敌人以为得意;
君等之牺牲,我们认是光荣。
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
刘英、粟裕暨全体将士同挽
如今,这副挽联仍保存在瑞安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孙克中烈士虽死犹荣,永垂不朽!
(本文资料图片由何光明、孙达林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