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22日,是个举国同悲的日子——“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逝世了。正当我沉浸于悲痛中,接到了老师的一项特殊任务:查找袁隆平爷爷的视频资料,结合文字给全班同学上一堂课。
要当小老师了!还要介绍袁爷爷!我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任务啊!既可以圆了我当小老师的梦,又让我以特别的方式缅怀袁爷爷。
这节课该怎么上?我陷入了深思,设计活动会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当天晚上,在妈妈的协助下,我开始为“梦想课”努力了。妈妈帮忙找视频,我根据视频里的关键字设计活动环节:用“粮票”导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好奇心;用“任务单”设计不同地质的水种植问题,同学们一定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结合水稻心愿卡,表达我们内心的深切缅怀……我的想法越来越清晰。我口述思路,妈妈负责打字。活动环节设计很快“敲定”了,接下来就是PPT制作,从小跟在当老师的妈妈身边耳濡目染,我轻轻松松地将PPT“摆平”了,一鼓作气把板书词卡都做了。
夜深了,床上的我辗转难眠,教案上的每一个字像小精灵在我的脑海里跳跃。好不容易睡着了,梦里尽是上课的模样:我一本正经地在台上讲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嘴里喊着“方老师”……
周一试课。妈妈并没有一板一眼地教我上课,而是和我轮流当老师,互相吸取经验。我真欣赏妈妈的淡定自如,当然,我也不赖,妈妈乐得直说好,最后还送了我一句话:“你就是未来名师,所以妈妈相信你这粒种子,加油!”
周二一大早,元气满满的我偷偷溜进了书房,最后模拟了一次课堂。虽然昨晚的心情还是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万一记不住环节怎么办?万一没带齐教具怎么办?万一……但现在,想到妈妈和老师的信任,镜子里的我眼眸里充满了信心与勇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0分钟的课如预期的精彩:同学们双目炯炯有神,课堂讨论激烈,时不时掌声阵阵,在发表见解互动时侃侃而谈,在书写心愿卡时又是鸦雀无声深切悼念……在同学们的赞扬声里,我的内心似乎奔涌着一股热流,那不是疲惫与辛劳,而是一种激动与幸福,我真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
回家路上,我撑起小伞,细雨如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如同妈妈和老师在我耳边呢喃细语,为我加油打气。我是一粒发芽的小种子,我在伞下咯咯笑得很甜…… (指导老师:叶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