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实质是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6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三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据了解,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特点设计骗局,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降低老年人警惕性,或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不法分子主要以两种手法诈骗老年人钱财:手法之一是以投资养老为名诈骗养老钱,手法之二是用以房养老名义诈骗老年人资金。
上述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恶劣,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消费者,做到以下两谨记、两注意。
一是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二是谨记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三是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四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据《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