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异俗 通讯员 吴张瑞
“用时20天,鲍田片区综合开发(一期)项目顺利完成712户922间民房签约,签约率100%。”6月16日21时许,鲍田片区综合开发工作联络微信群里发布令人振奋的消息。据悉,这是塘下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防疫、发展两手抓,继快速完成104国道改建、330国道建设和瑞安大道建设等重大项目签约清零后,再次刷新项目政策处理攻坚“塘下速度”。
“签约100%的背后是征迁干部100%的投入。”签约现场,塘下新区管委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舒定来说,项目签约从0到100%,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凝聚着塘下干部日夜攻坚的汗滴,每一滴汗水也浇灌着鲍田百姓的幸福未来。
“100%的签约”
这是今年最大最多最复杂的拆改
鲍田片区综合开发(一期)项目是塘下镇谋划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点攻坚项目之一,也是该镇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城人产”融合发展示范带的起点,连通万亩千亿平台与塘河新城的主动脉,将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它的成功实施为塘下工业区出城入园,清除城市工业疤点,以及有效解决项目资地平衡,结合全域谋划,提出一条龙解决方案,鲍田片由此将作为塘下中心区的东进带,融入中心区发展。据介绍,该项目共涉及中心路西二大街至凤锦路段建设工程、鲍一工业点拆改和前池工业区团块拆改等三个子项目,涉及鲍田14个村社,改造面积约500亩,需要拆迁安置住宅712户922间,是塘下镇今年拆迁难度最大、所涉村居最多、房屋权属最复杂的拆改项目。
自5月28日,项目民房签约工作正式启动后,塘下镇将涉及拆迁的村社按地域、征迁户数分成6个小组抱团攻坚,并抽调机关中坚力量,成立项目签约指导组,下设6个小组,驻村日夜指导攻坚。同时,成立以市委常委、塘下镇委书记刘建敏为书记,镇长叶秀敏为第一副书记的鲍田片区综合开发(一期)项目临时党委,下设6个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项目签约的第一线,以党建引领,激发干部攻坚克难的干事热情。
20天来,指导组与村社“两委”为主的攻坚组成员扭成一股绳,“白加黑”“5+2”,紧锣密鼓地开展政策宣讲、上门动员等,为大家算好“经济账”“发展账”,真心换真情,帮助解决征迁过程中的各类难题。截至6月16日,全部完成民房签约,签约率100%,项目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为下一步房屋腾空、拆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00%的投入”
“征迁铁军”一鼓作气、克难攻坚
签约用时少不代表工作简单,这背后主要是塘下“征迁铁军”100%的投入。
据塘下新区地政拆迁局局长黄尚凡介绍,鲍田片区综合开发(一期)项目涉及的拆迁民房建设年代久远、产权复杂、纠纷多,且三个子项目“命运相连、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容许出问题,攻坚难度极大。征迁干部放弃假期,一鼓作气,一趟趟上门、一次次服务,以奉献情怀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征迁中出现多间已办理产权证的附属用房时,攻坚人员根据补偿政策反复解释说明,磨破嘴皮帮助厘清与主房的区别,最终取得拆迁户理解、引导村民签约;针对异国不方便赴现场签约征迁户,攻坚组人员算时差、找关系,通过多次视频连线沟通,成功签约;当鲍二村出现一宗前后至少经历五代人、1982年前多次改建、间数模糊、产权涉及9户人家,但仅其中5户人家拥有产权证且间数不明确的四合院老宅时,攻坚指导组成员提前介入,多次前往现场调查、勘测,询问村里老人,连续多日研究至半夜,最终帮助这9户人家和谐解决产权纠纷问题并于签约工作启动第二天成功签约;遇到思想有疙瘩的被征收户,则不厌其烦地反复上门,千方百计地排忧解难,通过户主的亲戚、朋友共同做好劝导工作……
征迁工作,还离不开村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鲍田办事处主任王朝松告诉记者,村社之间形成合力、抱团攻坚是本次项目民房签约快速清零的秘诀之一。以他所在的第六攻坚组(前池工业区组)为例,该攻坚组涉及前北、新前、前进、前桥、前丰5个征拆村,签约工作启动第6天,组内已有3个村实现民房签约清零,但这3个村村“两委”成员没有抽离,反而一直坚守攻坚一线,为其余两个村社出谋划策、合力攻坚剩余的征迁户,不仅如此,5个村还达成共识抱团启动要道修建、旧村改造。王朝松说,此次项目的攻坚,充分展现了鲍田片区村社干部的战斗力,也让群众对该片区的发展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