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个性化”定制 小农户融资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疫情期间,高楼镇的胡先生仅凭提供未办理产权证的房产及200头生猪作为授托资产,无需抵押无需担保获得了30万信用贷款。
“现在养猪场已经步回正轨了。”胡先生高兴地说,去年疫情导致回款拖延,资金链受阻,想要贷款却找不到担保人,好在瑞安农商银行推出的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业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据悉,瑞安农商银行创新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打破原有的非抵押登记不贷、非担保不放的传统贷款模式,探索从农户拓展至涉农小微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农户抵押物不足问题,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这也是我市小农户与现代金融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之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瑞安农商银行以“标准化+个性化”定制模式丰富农户资产授托代管的种类,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如陶山甘蔗、高楼茶叶、湖岭牛肉、高楼杨梅、北麂大黄鱼等,推进特色产品开发,推出“生猪贷”“茶农贷”“梅农贷”等产品,进一步丰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的种类,建立全覆盖的可授托资产体系,打开做深“三农”金融服务的新思路。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末,该行可授托代管的资产已达到40种以上,共发放贷款超1.9万户,贷款余额22.9亿元,分别比试点前新增27种、1.2万户、13.1亿元。
瑞安农商银行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建设,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中心,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现代金融服务。目前已建设花椰菜产业链及万科农业产业链,其中花椰菜产业链授信116户,授信金额2531万元,用信260万元;万科农业产业链授信7户,授信金额150万元,用信141万元。
线上贷款、“无本种田” 小农户金融服务更便捷
“前一天才提出想要贷款的想法,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贷款到账的消息,我原先真不知道原来贷款的速度可以这么快。”日前,我市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先生通过瑞安农商银行线上贷款了20万元。
据了解,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小农户与现代金融有机衔接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鼓励银行机构以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现代金融信息化为载体,实现数据多跑,农户少跑,打造金融服务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服务。瑞安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纯线上“浙里贷”业务和“线下合同线上放款”模式,推动“普惠通”移动办贷的应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审批效率。
据介绍,瑞安农商行不断深化和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和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合作,承接并打造了瑞安市“三位一体”小农户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已于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整合了行内历史数据、整村推进采集的数据信息、社保和农业农村局等批量数据,以资产、负债、收入、家庭、资信、品行六大维度,补齐客户数据短板。目前,该信息平台用信农户9188户,用信金额11.67亿元。
另外,我市还积极打造全周期金融服务系统。以花椰菜产业为试点,谋划打造农业全周期金融系统,打通整合生产端、销售端及信用端等数据,实现“农户—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农户可通过该系统一站式申请金融信贷服务,实现“无本种田”,计划在2021年9月底前完成上线并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