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希钦:舍生忘死为革命

    ■马邦城

    白希钦(1908一1938),宁益双坑村人,出身贫农家庭。1928年,接受党的宣传教育,联络墩头、石垟、南山等村贫苦农民组织“无田会”,开展抗税减租斗争。1930年5月,参加余声斋领导的农民赤卫队,配合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县城,失败后逃亡外地。1936年,经郑海啸介绍参加游击队,担任分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上级指派,回双坑村发展党组织,任支部书记。不幸被敌人抓捕,虽经严刑拷打,仍宁死不屈,最后慷慨就义,为革命英勇牺牲。

    组织“无田会”

    瑞安西部山区的宁益双坑村,是白希钦烈士出生的地方。这一带山高林密,涧深流急,村子四周群山环绕,峰峦重叠,景色宜人。但是在旧社会,村民们却过着“火笼当棉祅,竹篾当灯点,番茹丝吃到老”的苦日孒。大山深处,交通闭塞,似乎与世隔绝,但“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穷苦百姓还是逃脱不了反动政府苛捐杂税的盘剥压榨。遇上灾荒之年,更是苦不堪言,家家绝粮断炊,只能以野菜充饥果腹,甚至卖儿典妻,家破人亡。

    从小就生活在山乡贫穷农家的白希钦,是伴随着苦难长大的,直到他20岁的那年,接触了共产主义,人生命运才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28年8月,平阳龙尾那边党组织派人来双坑村开展地下工作。此人自称“龙尾人”,与白希钦交上了朋友,经常以砍柴为名来到白家,向他宣传共产党领导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使白希钦逐渐懂得穷人为什么终年辛苦劳作,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激起了他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仇恨。

    就在这位神秘“龙尾人”的启发指导下,白希钦也跟着学样,开始走家串户,向村民宣传讲解革命道理,动员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土豪劣绅和反动政府。1929年7月,经过串连发动,白希钦联络墩头、石垟、南山等村众多的贫苦农民,建立了“无田会”,也就是农民协会,公开与地主土豪对着干,开展抗税减租斗争。“无田会”人多势众,使地主老财奈何不得。他们恨透了白希钦,联名控告他是“土匪”,要求当局严加惩办。上头下来抓人,没找到白希钦,结果把墩头村领头抗租的吴国引给抓走了,还烧掉了他家的房子。“无田会”只坚持了一年时间,就在反动政府镇压下被迫解散,白希钦也逃往湖岭替人打工去了。

    在湖岭,白希钦结识了潮基上街村开药铺的余声斋,此人与他一样,也带头组织了“无田会”,而且规模声势更大。为了反抗反动当局的镇压,他们还组建了农民武装赤卫队,真刀真枪地与敌人对着干。白希钦总算找到自己的“同路人”,很快就加入了余声斋领导的农民赤卫队。

    参加游击队

    1930年5月24日,为配合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县城,白希钦随余声斋率领的农民赤卫队200余人,从高楼南山出发,直扑平阳县城。当日上午9时许,战斗打响后,他像一只出山的猛虎,奋不顾身,挥舞大刀,冲杀在前,与红军一起攻入城内。后因敌人反扑,队伍伤亡过多,不得不撤退出来。

    攻城战斗失利后,敌人进行疯狂的报复,到处搜捕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7月22日,余声斋在潮基龙井寺遭敌人重兵包围,中弹身亡,赤卫队被打散。白希钦虽然机智地逃了出来,但敌人始终不肯放过他,一直追踪到双坑村,不仅抢光他家的财物,临走时还烧毁了他家的房子。白希钦在乡亲们的掩护下,钻进了深山密林,藏身一个洞穴内,靠吃生番茹丝和野果充饥,总算避过了风头。他知道自己在家乡已难以立足,便潜往平阳、泰顺等地,帮人种山打工去了。

    与组织失去联系后,他一直在打听红军队伍的消息。直到1935年,才在平阳北港找到仍在坚持地下斗争的“老海”同志,也就是郑海啸。对方得知道他的经历后,将其安排在当地帮人做工,1936年6月,还介绍他参加了游击队。

    白希钦有过战斗的考验,意志坚强作战勇敢,很受老海同志器重。他跟随游击队,曾先后参加了袭击水头与宜山的战斗,击毙多名敌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游击队越战越强,武器装备也不断得到改善。为了迷惑敌人,他们经常化整为零,以小分队形式行动,神出鬼没,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有一次,白希钦等5名队员住宿在平阳凤林山一农户家里。半夜三更时,突然传过来一阵狗叫声,幸亏白希钦警觉,从睡梦中惊醒,立即从草铺上一跃而起,果然发现了外面的敌情。他赶紧叫醒其他4位同志,一起冲出房子,向后山转移撤退。但已经晚了一步,20多名敌兵正朝他们包抄过来,子弹在头顶横飞,情况万分危急。白希钦临危不乱,凭借天黑又有林木掩护,迅速占领一处有利地形,用枪击中一名冲上来的敌人。这时,他身旁的老陈同志不幸腿部中弹,受伤倒地,血流不止。眼看敌人就要冲过来了,白希钦急忙将老陈背在身上,边打边退,终于脱离险境,隐没在山林之中。敌人的偷袭没有成功,只好抬着一具尸体,垂头丧气地返回了。

    由于白希钦的出色表现,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游击队的分队长。敌人得知消息后,对他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四处张贴告示,悬赏100银元,扬言一定要将其捉拿。

    除夕之夜,敌乡长亲自带队,窜到他家抓人,结果又一次扑空。敌人恼羞成怒,再一次烧了他家的房子,还把他8岁的儿子抓去当人质。

    热血写春秋

    敌人的种种暴行,激起了白希钦心中无比的仇恨。为了党的事业,他志坚如钢,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依然不屈不挠,坚持与反动派作殊死斗争。

    1937年6月,受党组织派遣,他秘密回到双坑村,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白希钦带枪“杀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村里的贫苦农民,尤其是当年参加过“无田会”的人员,兴奋不已。他们又重新聚集在白希钦的身边,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希望与奔头。

    此番归来,白希钦经过革命考验与战斗洗礼,已非昔日可比,他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工作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在双坑村,他结合革命斗争的新形势,向乡亲们宣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号召众乡亲武装起来闹革命,要真刀真枪地与反动派作斗争,只有彻底推翻三重大山的压迫,劳苦大众才能求得翻身解放,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

    每天夜晚,那些贫苦农民都会不约而同地来他家,聆听宣讲。当年白希钦组织“无田会”,已在当地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他对那些苦大仇深的同伴,早已知根知底,于是很快就发展黄长寿、徐景福、蔡贤祥等8名积极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了由他担任书记的双坑党支部。这些共产党员就像革命的种子,与大山里的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在双坑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白希钦在双坑村的活动,虽然都是秘密进行的,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结果还是引起了敌人的关注。12月的一个夜晚,白希钦接到上级通知,要他护送两位武装同志去湖岭。当他完成任务归来时,天色已近拂晓,跑了一夜山路,他又累又困,进屋后正要躺下睡觉,不想就在此时,保长吴炳科带着敌兵突然闯了进来,硬说是他昨晚偷了别人家的耕牛,把他五花大绑抓了起来,押解至乡公所,后又转押至瑞安,关进了监狱。

    敌人软硬兼施,对白希钦进行刑审逼供,声称只要他交代出党组织名单,即可释放出狱,如果顽抗到底,不仅要受皮肉之苦,还要被处死。白希钦早已看透敌人的阴谋,坚决不吐一句真言。敌人恼羞成怒,对他动了大刑,先是用铅丝吊起手指悬梁拷打,后来又动用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毒刑。白希钦好几次昏迷过去,又被敌人用冷水泼醒。但他宁死不屈,醒来后,反而怒斥敌人,自始至终,严守党的机密,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战友们的安全。

    反动当局黔驴技穷,终于动了杀机。1938年3月4日,白希钦拖着沉重的铁镣,走向刑场,慷慨就义。在“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口号声中,这位年仅三十、铁骨铮铮的汉子倒在了血泊之中,实践了他生前把一切献给党,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宏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机关党建之窗
   第00003版:滨海新区
   第00004版:和美莘塍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最新闻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专刊
革命先驱戴树棠
的共产党人初心
白希钦:舍生忘死为革命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07 白希钦:舍生忘死为革命 2021-6-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