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敏洁)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多跨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单位名单,我市的“数字畜牧”和“浙农码”等2个应用场景上榜。
据了解,多跨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名单是省农业农村厅为推进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加快省级统建应用场景加快落地,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各地自行申报、市级审核推荐的基础上,对照省数字化改革有关要求,经审核最终确定的。目前,我市上榜的应用场景正在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加快系统建设。
数字畜牧,即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对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进行监督和管理。该应用将在全市34家养猪场试点,随后覆盖到全市畜牧业,预计于10月底正式实行。
“每家养殖场都配有沼气池或异位发酵床,以对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但是有些养殖场为节省成本而直接处理,造成了泄漏风险;而病死动物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流入市场。”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管理中心主任贾炮博说,通过数字畜牧,政府部门能够实时掌握粪污以及病死动物的处理情况,建立起风险预警。
浙农码是根据农机保险、植保无人机的作业预警、区域作业预警等三大应用应运而生,让农民享受便捷,更让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据了解,浙农码预计投资200多万元,受益农户将达3万多人,预计10月份实行。
“通过浙农码,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农业投保、农业补贴等业务,同时保险公司也不需要线下跑,通过浙农码就可以直接办理业务。”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中心副主任林建强说,而浙农码功能还有这两项应用:在植保无人机的作业预警方面,如烘干机作业时的温度不能高于70摄氏度,否则线路易短路而着火,而通过浙农码就能够掌握烘干机温度;同时烘干机日均工作量不能超过10吨,浙农码可以进行作业量预警调度,从而避开烘干机超负荷作业。在区域作业预警方面,无人机农药喷洒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但在实操过程中,无人机可能会飞离作业稻田,通过浙农码可以实时掌握无人机位置。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和省数字乡村建设方案要求,统筹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关注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小切口,加快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重点推进“三位一体”数字化平台和船舶动态管控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数字化赋能未来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