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近年来,我市新闻媒体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心怀百姓,情系民生,关注民情民意,努力采用老百姓看得懂、易接受的报道方式,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舆论监督报道,如推出《市民监督团在行动》等栏目,报道与之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从而拉近了党媒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党媒的社会公信力。
市民监督主体来自于普通市民,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地域、不代表任何部门,不拿任何人的工资,这种草根性、广泛性使它的观点天然地具备了公正性和客观性,更容易凝聚社会共识。新闻媒体在个别舆论监督上难免隔靴搔痒,无法真正抓出“血”来,而市民积极参与的有效监督对决策层和群众中间的执行层产生了一定压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体制内部监督的不彻底性,以公开促进公平、公正,使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更好得到贯彻落实。将市民监督与媒体监督的有机融合,促进了众多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政府转型改革,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媒体舆论监督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媒体舆论监督的民意代表性,密切了政府与市民的关系,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市民深度参与媒体舆论监督”这种全新的互动方式吸引了广大媒体受众,在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有序参与民主监督的示范效应。舆论监督有了普通市民的身影,破难攻坚得到了更广泛的群众理解与支持。媒体传播的迅捷直观和民间观察的真实靠谱,制造了我市民主监督的“好声音”。那怎么将市民监督与媒体监督有机融合的特色和亮点更好发挥出来呢?需做到“三个结合”和“十六字方针”。“三个结合”即领导点题和市民选题的有机结合,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政情和民意的有机结合。“十六字方针”即拓宽监督范围,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手段,强化监督成效;搭建互动平台,共享监督成果;强化队伍管理,规范活动管理;完善运作机制,提升品牌价值。
群众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力量,请广大群众监督和“挑刺”,把各项工作的评判权交给广大群众,这正是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市民监督与媒体监督的有机融合,举全民之力,为百姓发声,助推破难攻坚,助推改革发展,做市委市政府的好帮手、群众监督的“金嗓子”,当好文明的督导员、工作推进的宣传员、政策法规的解读员、政情民意的联络员、工作绩效的考评员;荡涤浊流,漾起清波,树立一个加强舆论监督、推进转型升级的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