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梦璐
地处飞云江南岸,南滨街道的东南部,阁一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上世纪90年代,勤劳的村民种植榨菜、养殖青蟹,率先富了起来,开上了轿车、住上了新房。
如今,阁一村的致富法宝越来越多,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实现了由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的全面进步。
套种+抱团 种榨菜养青蟹打开致富大门
阁一村有4000多人,是南滨街道的第一大村,除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外,近百户村民以农业收入为主。在当地涂田的滋养下,种植榨菜及水产养殖为该村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也开启了阁一村的致富之路。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阁一村农民陈士新尝试在水稻开花时套种榨菜,让榨菜收成时间提前一两个月,比其他地区榨菜的上市时间早了一个来月,由此,每公斤价格也由0.8元涨至2元,经济效益随之翻了一倍多,也带动了其他村民增收致富。现在,该村“冬榨1号”牌榨菜已小有名气,产销全国各地。
除了种植榨菜,青蟹养殖产业也为当地村民拓宽了致富路。
早在1993年,阁一村最早一批养殖青蟹的农户就意识到,单打独斗已不适应市场发展。1995年,该村水产养殖户徐光明牵头,将分散的青蟹养殖经营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养殖、销售青蟹,带动蟹农共同致富。目前,青蟹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富足,阁巷青蟹已成为瑞安乃至温州地区响当当的品牌。
抓项目办实事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阁一村的农户迫切需要一个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先进的农业技术。2020年9月,总投资850多万元的阁巷农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据悉,该服务中心分为农户培训、粮食烘干、庄稼“医院”、蔬菜交易、废弃农膜回收等五大功能区块,为原阁巷片8个村乃至周边地区提供粮食烘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新品种推广、农户科技培训等服务。该平台投用至今,阁一村蔬菜销售交易额已达400万元。
“阁巷农业服务中心项目的投用,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了农户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谓一举两得。”阁一村党总支书记陈实表示,阁巷农业服务中心承包给农户后,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多万元。
阁巷综合菜市场是南滨街道唯一的综合菜市场,仅靠出租摊位,村集体每年就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2020年10月,村级组织换届后,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决定启动阁巷菜市场迁建项目,为阁巷、林垟以及平阳海西镇5个村4万余人提供更舒心的买菜、购物场所。
新的阁巷综合菜市场大楼项目选址阁一村凤翔路以南,下塘河以东,总建筑面积5549平方米,是一座集商业、办公、家宴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大楼,预计于2023年建成,为村民的幸福生活添彩。
“2010年,村集体收入不到50万元,现在一年收入近400万元。”陈实说,有了钱,村里办了许多实事。近几年来,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有福利,村里还给老人缴纳了意外伤害保险;村民不用自掏腰包缴纳卫生费,村集体每年拿出40万元用于全村各项卫生保洁工作……
生态文明
擦亮共同富裕亮丽底色
“现在,村民的关注点已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关心村庄的发展建设。”陈实表示。
日前,阁一村党建公园第二期工程正在加速建设中。两年前,这个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的党建公园还是一块废弃地,垃圾遍地。2019年,阁一村村“两委”决定把闲置地利用起来,打造党建主题公园,将党建知识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增设健身器材、篮球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学习党建知识的好去处。去年,公园第一期工程3000平方米全面完工,第二期将于下个月竣工。
2019年6月,阁一村投入100多万元,将村内位于轮船河旁800米长的机耕路进行改造提升,新添河岸护栏,将原本的机耕路改为水泥路,周边环境得到整体提升,如今已成为阁一村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镇海路是连接阁一村与阁巷新区的主要通道。今年,阁一村对镇海路进行整治提升,安装路灯64盏,道路两侧种上绿色植物等,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
近年来,阁一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4个停车场,完成河岸亮化工程,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富民产业……村庄取得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党建引领。”陈实说,“我们将不断推动村庄品质跃升,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既要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意气风发迈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