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希林)数字农业是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业领域数字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起着重要作用。8月6日,市政协十三届二十六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市政协与市政府就“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议题举行专题协商会议。市领导管秀云、池万松、陈良明、倪希杰、陈荣臻、钱定荣、吴功宜、黄陈跃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商活动。
近年来,我市重视数字农业建设,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在“三农”数字化改革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平台整合不够、应用场景开发不够和整体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我市要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基础研究和政策扶持;突出改革赋能,建好数字大脑、拓展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农场、做强农村电商;突破数据壁垒,全面谋求多平台融合发展;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农业人才引进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在协商讨论时,市政协委员、调研组成员王孔群、潘孝雷、黄丽生和苏立胜等建议,要以农合联为载体建立市级数字农业信息社运营中心,并逐步建立乡镇级数字农业信息社;以“政府+社会”模式,加大数字农业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数字农业工厂,推动智能化在农业方面创新应用;分享土地流转政策红利,推进大户田地区块化;推进生产管理机械化和收购过程智能化等。
副市长池万松和与会的相关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针对调研报告及相关建议作出回应。池万松表示,要吸取各位政协委员提出的宝贵建议,认真研究市政协的调研报告,把报告中提出的合理建议予以落实;市财政等相关部门要支持数字农业建设,努力打造数字农业、未来农业和智慧农业的示范市。
市政协领导表示,要科学编制《瑞安市数字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迭代升级、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打造成全省领先的“智慧农业新高地、数字乡村新样板”。部门单位之间要形成条块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联系,促进协商成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