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项乐茹)8月6日晚,市委书记麻胜聪率市住建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玉海街道督查城市排涝工作。麻胜聪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城市排涝短板,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努力营造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麻胜聪一行深入玉海街道,实地察看万松6弄、凤山小区等地积水情况。近期受低层偏东气流和台风“卢碧”外围影响,我市迎来较强降雨天气,时间持续长且过程雨量较大,老城区部分低洼地区排水面临着严峻考验。万松6弄、凤山小区等老城区小区因地势低洼、管网排水不畅等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现象,对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现场查看路面积水、水位流量和排水设备运行等情况,详细了解积水形成原因和存在问题后,麻胜聪指出,汛期极端天气,暴露了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短板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原因,找准问题症结,抓好整改落实,配齐强排设备,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积水点进行有效排涝。同时,加大对城区重点积水路段、积水点、易涝点等隐患点的巡查监管力度,对低洼易涝点优先实施改造提升,逐点落实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及时消除隐患。
麻胜聪强调,排水防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未雨绸缪、统筹兼顾、科学论证,打好排涝能力提升“组合拳”,推动城市内涝问题标本兼治,努力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要畅排水,建立健全城区排水管网常态化管理机制,落实检查巡查制度,定期实施城区老旧排水管网疏通和日常维护管理;重治理,系统编制易涝点整治实施规划,通过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河道清淤清障、雨水源头减排等措施,大力开展城区易涝点综合整治;强建设,加大城市排水管网新建、改建力度,目标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至20年一遇以上标准,在易涝区域管网末端增设强排设施,精准化解结构性排水能力不足问题;优预泄,制定完善工作预案,提前研判灾情雨情,加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科学布局洪涝滞蓄空间,建立水位应急调度机制,提升调度管理能力,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的不确定性,不断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榜桃参加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