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同富裕的瑞安路径”系列报道之四
做深“三大文章”
打造橄榄型收入结构样板
■记者 张洵煜

    “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核心在于构建橄榄型社会。“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即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

    如何实现?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是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着力点。

    做深“‘低’向‘中’转化”的文章

    目前,我市低收入群体10999人,约占温州8%。这需要我市做深“‘低’向‘中’转化”的文章,帮助低收入群体迅速增收。

    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就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快于全市居民平均收入增幅,实现5年翻番。蓝图已绘就,行动正当时。去年8月,我市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援助,继续推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工作,按基本养老保险460元/月,基本医疗保险110元/月,基本医疗保险(全民改制)20元/月,门诊医疗110元/月标准发放。对我市2019年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的社区(村),我市发放2019年度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每人每月500元,按岗位工资实际发放月数一次性补贴。

    “最美不过夕阳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去年,我市创新成立养老机构互助联盟,全市52家养老机构协同合作,全面指导和规范养老机构的日常运行,有效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我市还出台《瑞安市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累计发放43人次合计15万元补助。

    做深“‘中’向‘高’进阶”的文章

    “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特点是中间大、两头小,这需要我市做深“‘中’向‘高’进阶”的文章,实现开源和节流两头抓。开源方面,全力激发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的增收潜力,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节流方面,减轻中等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支出压力,稳定群体数量。

    近年来,我市力促工匠人才增量提质。深化新时代工匠培育行动,构建“民办机构+企业+职业院校”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育模式,一方面,不断扩大民办培训机构“双线”培训规模,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开展技能培训726班次,覆盖22578人次;另一方面,深入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推动技能等级试点工作覆盖瑞安各行业,逐步形成“一行业一模板”,目前,我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数领跑温州,已达29家。此外,我市积极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设“订单班”,推动青年技能人才定向培育、精准输送,目前,我市企业在高校设立“订单班”80家。

    做深“‘高’向‘低’帮扶”的文章

    如何完善“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社会再分配机制和体系,是做深“‘高’向‘低’帮扶”文章的重点。这需要我市充分发挥好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充分发挥民政部门、村集体、合作社等公益性或具有公益功能的机构与组织在社会再分配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帮扶和助弱环境。

    深入推进低保专项治理和困难群众大排查,累计排查5902户1.2万人,新增特困、低保等480户634人;完成683名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人均月补助提至1522元;加大临时救助,临时救助686户1533人,全年支出207.4万元;为滞留超过三个月的41人在福利院落户安置,通过寻亲平台、DNA人脸识别比对、救助开放日活动等,大力拓展寻亲渠道……去年,我市不断织密“1+8+X”大救助体系网,推进精准识别、动态跟踪。

    另外,我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3家第三方机构对1万多户困难家庭开展入户调查,切实提高低保对象认定精准度,对其提供结对帮扶、就业帮扶、助学助医、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多元化服务,实现精准施策、精准救助。推动“互联网+慈善”等创新模式,搭建慈善信息平台和项目库,引导社会各界通过慈善义演、义拍、义卖、义展等方式参与慈善,打造推出一批具有瑞安特色的慈善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财富榜
打造新时代教共体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做深“三大文章”
打造橄榄型收入结构样板
■记者 张洵煜
防疫“充电”
两不误
“侨贸·新联空间”启用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做深“三大文章”
打造橄榄型收入结构样板
■记者 张洵煜
2021-8-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