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真心换信任
黄学鑫:永胜门未来社区拆迁一线的“奔跑者”
■记者 苏梦璐
黄学鑫(右)动员拆迁户签订协议
召开协调会

    昨日上午,永胜门未来社区第一攻坚组组长黄学鑫早早来到办公室,椅子还没坐热,就有拆迁户前来确认《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上的各项内容,他们仔细查看评估价格、补偿面积、房屋户型等选项,确认无误后签上名字。据悉,第一攻坚组的协议书签订确认工作已接近尾声,房屋腾空工作即将开始。

    自今年1月征拆工作启动以来,黄学鑫与第一攻坚组成员一起,长期奔跑在一线,架起与拆迁户之间的信任桥梁。曾用30多天,实现项目签约零的突破;用60多天,实现签约率从60%提高到100%。

    [破冰]

    从不理解到支持,打开拆迁工作突破口

    永胜门未来社区是瑞安首个省级未来社区试点,也是我市提升城市能级、改善人居环境和构筑品质之城的重要项目,属于全拆除重建类试点。项目涉及老城区的西山片区,拆迁征收范围包括花园路西地块、花滨路地块、原二手车市场3个地块,位于瑞安老城区西南,属锦湖街道范围,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14公顷,涉及452户,工程体量大,征拆任务艰巨。

    去年年底,我市迅速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团块拆改攻坚组,攻坚组成员由锦湖街道办事处、市派攻坚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黄学鑫的另一个身份,是锦湖住建所的所长,自去年进入攻坚组后,他就开启了高强度的工作模式。

    按照分工,第一攻坚组的8名成员负责对接58户拆迁户。都说拆迁难,政策处理是第一难。“大多数拆迁户对政策不了解,担心利益得不到保障,签约矛盾突出。”黄学鑫说。

    为了打消拆迁户心中的疑虑,初到新岗位的黄学鑫和攻坚组成员,时常上门摸底、宣传政策。面对拆迁户的不支持、不理解,攻坚组成员选择继续跟他们交流,帮助他们真正弄懂政策内容,算好各种“经济账”“环境账”。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还特别注重“站在拆迁户的立场上去想事儿”,最终打开了拆迁工作的突破口。

    1月17日上午,拆迁户陈晓梅在经过一番琢磨后,选定了中意的房屋套型,第一个签下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对即将改善的居住环境,陈晓梅表示非常期待。在陈晓梅的带头下,第一批十多户拆迁户陆续签订协议。截至3月底,签约率达60%。

    [突破]

    以真心换民心,实现签约工作“清零”

    随着攻坚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个攻坚成员的弦都崩得紧紧的。4月中旬,第一攻坚组吹响签约“清零”的冲刺号角。此时,该组剩余的20多户拆迁户仍持观望态度。

    拆迁户孙先生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借助拆迁契机,他提出了较高的补偿要求。为此,黄学鑫无数次上门摆出方案、算“明白账”、道真感情,可不管怎么做工作,孙先生一家仍无动于衷。

    “老孙是不信任我们,得找对的人来做工作。”正面突破无果,黄学鑫和攻坚组成员启动了外围策略。他们请来和孙先生相熟的企业家黄金火,助力拆迁工作,一次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打动了孙先生。“大家说得对,干部已经帮我们争取了最大的利益,再不签反而是不识好歹了!”孙先生说。4月17日,孙先生终于在协议书上签字。

    另外,部分拆迁户认为自家房屋应该得到更多赔偿,黄学鑫与攻坚组成员跑了资规、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部门,帮助该拆迁户查找原始档案,逐条分析,确定这部分房屋并不符合赔偿要求。随后,攻坚组成员第一时间主动上门,讲透政策,让拆迁户心服口服地签下协议;部分拆迁户对征收补偿存在异议,攻坚组成员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多方沟通和事实依据下,征迁户最终在协议上签下名字……第一攻坚组成员始终一把尺子量到底,用自身实际行动融化征拆坚冰。

    6月15日,永胜门未来社区第一攻坚组签约工作实现“清零”,为后期房屋腾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学周刊
   第00007版:专刊
   第00008版:广告
共同富裕路上与鞋同行
黄学鑫:永胜门未来社区拆迁一线的“奔跑者”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黄学鑫:永胜门未来社区拆迁一线的“奔跑者” 2021-8-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