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均衡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高振千

    每年的招生季总是给人满满的无形焦灼感。一边是新城区学校新生对象越来越多,而学校招收的名额有限,不得不无奈地进行“分流”;一边是老城区学校新生对象越来越少,而学校招收的名额绰绰有余,不得不公开进行 “摇号”。一边是所谓的“有户口有房子”或者“有户口无房子”“有房子无户口”第一二三批就满满当当了,一边是所谓的“学区内统筹”或者“面向本地区报名”的第四批“第一二轮”继续勉强招生,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尚且如此,而有的乡村学校由于生源匮乏就不得不面临被撤并的结局。

    近些年来,有的新崛起的学校生源“吃不下”,有的老学校生源“吃不饱”,这种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在“择校生”寿终正寝之后,“学区房”的比拼重新上演,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和教育焦虑。尽管也采取了“教师、校长轮换制度”“学校硬件标准化建设”“集团化、联盟学校办学”等一系列旨在均衡教育的措施,但还是收效不大。人们不禁要问,当下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由来已久。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历史的、政策的等。随着教育政策的倾斜和教育投入的加大,如今学校的硬件设施基本上都差不多了,加上校长、教师轮换制度的实施,师资方面的差别应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为什么无数家长还是对那些所谓的小学、初中“名校”趋之若鹜呢?不惜未雨绸缪地砸重金购买“学区房”,初中尚且有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噱头”,小学难道也是在看统考成绩吗?如今“学区房”的比拼,里面更多的是家长跟风式盲目择校,为自己过高的教育期望制造深重的教育焦虑。

    当然,持续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要义、内核,这也是实现“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主要有效途径之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16条明确指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学周刊
   第00007版:专刊
   第00008版:广告
走访切勿走过场
女能手黄丽生:
带领农村女性富起来
教育均衡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5 教育均衡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2021-8-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