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文静)疫情防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8月29日,记者走访了安阳、玉海、东山街道6处在前期督查中被发现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场所,了解其整改情况。
11时10分>>>
正值午饭时间,记者推开位于万松路的粮粮驾到中餐厅大门,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值守,提醒进店顾客出示健康码并测量体温。该店只开了大门,侧门关闭。店内大部分员工规范佩戴口罩,但一名女收银员佩戴口罩不规范。
11时20分>>>
记者来到万松路上的康佰家大药房。药房出入口被围了起来,门口设置了防疫台,墙上张贴了疫情防控海报,公布省外来瑞人员申报方式、举报电话。工作人员要求顾客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并配合测量体温后,才可以购买药物。
相距不远的一正药房在前期督查中,被查出未落实亮码措施,未张贴或摆放海报公布省外来瑞人员申报方式、举报电话等问题。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11时30分>>>
记者敲开万松东路上的佳雯宠物医院玻璃门,入口处接待的男员工立刻上前询问“来接狗吗”,并要求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此时,前台一名女员工见到有人上门,匆匆将口罩从下巴处拉上。
11时40分>>>
走访中,记者发现人员相对较密集的市农贸市场存在较多问题。
“规范佩戴口罩,出示身份证或健康码,量体温……”还未到农贸市场门口,便可听到广播喇叭用普通话和瑞安话循环播放进入市场的防疫要求。在入口处,一名未规范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值守。市民进入市场时均能戴好口罩,但进入后,不少人“过检就摘”或不规范佩戴。
农贸市场里的水果摊位区,不管是摊贩、搬运工还是顾客,大部分人口罩佩戴不规范。在内侧的菜场,情况也差不多,很少见到口罩佩戴规范的摊贩和顾客。
12时20分>>>
记者走进位于东山街道德信影城附近的上海华联超市。广播里循环播放着防疫要求,门口透明门帘上贴着“出入口”的大字,出示健康码和测量体温后方可入内。
超市内,顾客不多,除了一名水果称重处员工佩戴口罩不规范外,其余员工和顾客均规范配戴口罩。
12时40分>>>
因滨江大道修路,水产城正大门关闭,记者从侧门进入时,门口测量体温和检查健康码的工作人员说,水产城现在开了三处侧门,每个门都有人值守。门口墙壁上张贴了防控海报,公布省外来瑞人员申报方式、举报电话,广播里也循环播放着防控要求。
但与门口的规范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里几乎见不到规范配戴口罩的经营户、顾客,很多人索性摘下了口罩,只有穿梭其间的外卖小哥规范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