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吃改革饭长大、走改革路起家,一代又一代瑞安人秉持革新意识、弘扬首创精神,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瑞安发展提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支撑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化改革成为通往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的“桥”和“船”。我市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牵引作用、撬动作用,将其贯穿共同富裕场景建设机制创新的全过程,以更系统、全面、扎实的改革成效赋能共同富裕,争当全省数字化改革县级标杆。
打造全省县级城市
数字化改革标杆
数字化改革是面向未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举,是全面重塑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策,是通往共同富裕的“桥”和“船”。
瑞安数字化改革目标是什么?潜力在哪儿?如何发力?4月,我市正式印发《瑞安市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谋定了五年蓝图,目标直指全省县级城市数字化改革标杆。
明确了“时间表”。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要求,到2021年底,实现5个综合应用功能全上线,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到2022年底,数字化改革瑞安总门户和5个综合应用高效运行,全面建成“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到2025年底,数字化改革成为瑞安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建强了“施工队”。我市成立市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六个专题组,建立健全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例会、专题例会、办公室例会机制,实行“一个专项、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路径图和时间表谋定后,我市聚焦共同富裕,将数字化改革贯穿共同富裕场景建设机制创新的全过程,让群众在生产领域、公共服务、社区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享受数字化红利。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构建个性化数字应用场景,坚持“非必要不新建、能迭代不新建”,形成我市数字化改革多跨场景“一本账”共38项。目前,我市已纳入全省最佳应用初级版1个、省级揭榜挂帅项目1个,全省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谋划基础5个、居温州各县(市、区)第1位,温州市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谋划基础15个、居温州各县(市、区)第2位,省级部门试点11个,温州市级部门试点11个。
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1+2+15+N”改革,持续迭代“三位一体”智农共富、产业链预警、“阳光培训”智慧云、“码上批地”等数字化改革项目,打造利民补助“一键达”等多跨场景应用标杆,以更系统、全面、扎实的改革成效赋能共同富裕,争当全省县级城市数字化改革标杆。
以扎实改革成效
赋能共同富裕
数字化改革,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聚焦目标,找准跑道,才能跑得更快、更好。
我市围绕群众刚性需求、企业共性需求、加强党的建设需求、提升治理能力需求、提升竞争力需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需求等六大方面内容,梳理形成“三张清单”(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事项45项。
“村民可以随时通过智治平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并进行线上质询,让我们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塘下镇肇平垟下村党支部书记谢作永口中的智治平台,是创新推行“数智治村”模式,全市504个村(社)依托微信全部开通了智治平台。它不仅成为村干部村务管理的“好帮手”,也是村民身边的“万能通”。村民足不出户,只需在平台上留个言,大事小事都有回应。
“不断拓展的数字化场景应用,不仅为社会管理服务添了一份‘智感’,更让百姓生活多了一种‘质感’。”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
张大爷是肢体一级残疾人,近日收到了一笔260元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中央燃油补贴。这次他不用自己申请,更没有像往年一样跑到所在地残联服务窗口申请办理,在家中就能拿到补助资金。这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探索——利民补助“一键达”,通过它,实现更加高效、精准地服务群众,特别是让广大残疾人群体在家坐享政策红利、发展红利。
除了问需于民,我市还问需于企,以数字化改革破解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产业链风险预警不及时、企业帮扶不通畅等痛点难点,我市率全省之先搭建了首个产业链预警平台。前不久,浙江安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陈文娒就接到了预警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因为设备更新要等环保审批,所以生产停了下来,用电量少了,产量也少了,正当我们着急时,政府主动介入协调,很快就恢复了生产。”陈文娒说。目前,预警平台已接入1563家企业、33个重点在建工业项目,处理企业用电设备故障预警59个,有效化解了产业链风险,促进企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