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偶然看到一个短视频,拍的是某中心小学大门口,黑压压一片人头涌动,将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把人吓了一跳,以为是学校出了什么大事。连忙通过微信问该校一位熟悉的教师,她说应该是放学时家长来接送孩子的情景。后来,在电脑里将照片放大仔细审视,才看清楚有两个学生从人缝中穿越,根本就是虚惊一场,更诧异于如今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队伍如此壮观!估计这样的场面绝不是个例。
近年来,不是一直在提倡就近入学吗?家长不是为了孩子上学都在拼学区房吗?怎么那么多孩子需要接送?难道他们都不是住在邻近的学区房里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真令人纳闷和疑惑。要么就是家长太担心孩子的安全,不论路途远近陪着孩子来回才安心,才形成如此庞大的接送大军,从而有交通上特别奇观的“上学堵”。也难怪,每天上班路上,总是看见许多家长匆匆忙忙地骑车或开车送上学的孩子。
家长何以如此热衷于不辞辛劳来接送孩子上下学,有的确实因为路途太遥远,既怕孩子耗费太多时间,又怕孩子身体受累;有的是出于出行安全考虑,现在道路上的车辆这么多,车来车往太让人担心了,不如陪伴孩子同行更安心。似乎天天接送才是正常的,不给予接送反而不正常了。这接送大军队伍里,有没有家长完全非必要、纯属多余的呢?至少应该有一部分吧。
如果上学的路不是十分远,路况也不是十分复杂,还是多让孩子自己步行去学校。上学路上往往有丰富多彩的风景,有的因为家长的接送被屏蔽了;步行去上学也是孩子最好的身体锻炼,不是都说现在的孩子体质不行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独立行动的常识和能力,锻炼了孩子的毅力和意志,有利于孩子成长和面向社会的能力。家长对孩子始终牢牢抓住不放,只能使孩子生活、社交能力得不到提升,还是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好事情。
现在的家长,大多喜欢对孩子包办一切,有的甚至越俎代庖。在家里,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给予机会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的或许顾及到上学的孩子实在太忙了,宠溺得不行,但是,最忙也需要劳逸结合。在学校里,有的家长太热心了,教室布置、大扫除、清洁卫生都不让孩子插手,就连搬书本和簿册及其分发都给代劳了。这样一来,导致现在的孩子轻视劳动、不热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
孩子终究要“放飞”的,与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如顺势让其经历“摔打”,从而变坚强,尽可能提前独立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