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瑞安将如何发力,推进生态环境美丽宜居?今日起,本报在《共同富裕 幸福瑞安》专栏推出“构建绿色发展新路径”系列报道,为您详细解读。
在忠义街,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推着一辆黄色小车,拿出喷壶向路边雕塑、栏杆等城市家具喷水,交替使用湿布、干布进行清洗;塘河河面上,身穿红色工作服的环卫人员正乘着保洁船,拿起捞兜、竹竿等工具,打捞河面漂浮垃圾;在万松东路上,身穿灰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坐在大型新能源洒水车内,通过操作设备,洗刷路面……近日,不同工种的环卫工人身穿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出现在大街小巷,辛勤劳作,扮靓瑞城颜值。
共同富裕不光是物质上的富裕,还要有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从过去单一的“环卫橙”,到如今丰富的“七彩色”,环卫工人工作服颜色的变化源自市环卫管理中心创新环卫保洁管理机制。今年,市环卫管理中心实行“七彩”保洁管理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更加清爽洁净靓丽的城市环境。
据悉,今年7月,市环卫管理中心创新环卫工人着装,设计出橙、绿、棕、灰、红、黄、蓝等七种颜色,不同颜色工服对应不同工种。这七种颜色工作服分别对应道路(含公路)清扫保洁,公园、绿地保洁,公厕管理与保洁,清运及机械化作业,河道及飞云江堤坝外保洁,小广告清理,城市家具清洗等七个工种。
“通过‘七彩环卫’服,判断环卫工人属于哪个工种,一目了然,既实现精细化管理,也给城市街道增添了些许色彩。”负责我市玉海、锦湖、潘岱区域保洁的浙江鸿良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凤英说。
从单一的“环卫橙”到丰富的“七彩色”,同样折射出我市“一把扫帚”环卫体制改革的迭代升级。
2018年,我市实施“一把扫帚”环卫体制改革,让我市环境面貌发生巨大改变。今年,我市启动新一轮“一把扫帚”环卫保洁一体化项目,已有8个标段完成招投标程序并进场作业。“我们正在实施的‘一把扫帚’2.0版,相比前一轮,保洁力度更大,保洁标准更高。”市环卫管理中心副主任林小余说。
创新实施“七彩环卫”外,“一把扫帚”2.0版不仅专门新设城市家具清洗人员,首次将飞云江堤坝两侧纳入保洁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扩大作业面积,而且要求各新中标公司斥资购入大型新能源洒水车、垃圾二分类运输车、小型冲扫车等先进环卫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实现全市区域保洁人机组合清扫和机械化清扫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创新保洁履约机制,实行“一把扫帚”履约满意度档案,将日常保洁作业、机械化作业车辆规范、人员调配科学合理性等10项内容纳入履约管理,进一步加强中标保洁公司监管,提高其履约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我市“一把扫帚”环卫保洁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