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码“智控”我市2010家校外培训机构
“阳光培训”智慧云助力“双减”精准落地
平台收到举报后,涉及的职能部门到现场联合执法
工作人员将现场图片和处理结果汇总到“智慧云”平台
平台派单后,工作人员到校外培训机构实地核查

    ■记者 苏盈盈

    监管人员不用像过去那样拿着检查记录单一路扫街排查,只用一部手机就可精准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有了这个数字化监管平台,当下正在紧密开展的‘双减’检查更是精准高效!”昨日,莘塍街道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负责人陈爱琴说。近期,她经常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双减”检查,对手机上的“智慧云”平台十分满意。

    “阳光培训”智慧云平台是我市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所开发的,于6月3日上线。目前,培训机构在该平台备案并投放阳光培训码2010家,平台处置违法违规办学行为58起,已实现“浙里办”和“浙政钉”双上线。

    “智慧云”盯住

    2010家校外培训机构

    记者从市培治办了解到,全市现有登记在册的各类培训机构2010家,其中由市教育局审批的学科类培训机构145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00余家;各类工作人员1万余人,每年参与培训的学生约40万人次。

    一直以来,培训服务市场杂乱,机构数量多,涵盖各个类别,涉及教育、市场监管、人社、民政等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市民对培训机构办学资质、经营范围、运营情况等信息缺少正规的了解渠道,亟待建立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阳光培训”智慧云应运而生,实现了培训行业整体智治。

    值得一提的是,纳入“阳光培训”智慧云平台的每个培训机构都有专属“阳光码”。市民扫一扫“阳光码”,平台首页设有一键查询、阳光投诉等功能,可以轻松获悉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和经营异常信息;部门监管人员扫码进入平台,可以新增巡查,查看巡查记录、待办或已办事项以及各部门间的共享数据,对机构进行动态监管。

    “全链条”监管

    让“双减”检查更高效

    检查人员用手机扫一扫“阳光码”,根据系统提示上传检查记录、现场照片,输入违规行为等信息,手机端现场出具限期整改意见书,并推送到云平台……近日,莘塍街道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行动,检查人员在一家艺术类培训机构内找到了部分学科类书籍,但未发现教学行为,对于此类疑似违规办学行为,将通过智慧云平台推送给专家委员会认证。

    “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发挥梳理排查、监管留痕、数据研判作用,在‘双减’政策下更好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运营,真正实现智慧监管、惠民服务。”市培治办负责人介绍,当市民或部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某培训机构存在问题,可以将问题反馈或投诉到平台。市培治办获得问题清单后,1个工作日内分类派发问题清单到属地乡镇(街道)。属地乡镇(街道)接到问题清单后,分派到相关基层站所,在3个工作日内牵头组织基层站所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并反馈结果到平台。

    为确保“全链条”闭环监管,该平台还制定了“四色管理”制度,对不存在或现场直接整改问题的机构,即视为整改完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平台健康状态设为“黄色”;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要停业整改的,出具整改意见书,设为“红色”。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且过3个月观察期后,转为“白色”;对被关停取缔或擅自复工复课的培训机构,将开展联合执法,并设为“黑色”,公示“阳光培训码”。

    7月中旬,“阳光培训”智慧云改革项目参加温州市教育领域创新应用大赛荣获一等奖,并作为温州数字社会专班唯一推荐项目在全省发改系统培训会上作典型项目路演。

    [延伸阅读]

    “数字蝶变”

    为智慧城市注入动力

    一子落而满盘活。在我市,“阳光培训”智慧云仅是数字化改革的成果之一。“产业链预警平台”让政府和企业“心有灵犀”,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感受到政府的精准服务;“瑞特安”锅炉压力容器物联预警监管系统为特种设备“量身定制”智能物联装置,以数字化破解锅炉、压力容器监管难题……数字化改革的号令如同一声春雷,在云江两岸激荡起了澎湃动力。

    一项项卓有成效的改革背后演绎的是改革者破难攻坚的故事。为让群众早日享受改革成果,我市以“盯梢式”推动改革,通过“例会推、专班干”,健全完善“改革办牵头抓总、五大系统分领域合力攻坚、大数据中心高效支撑”的工作机制,数改办以每周最少一次的频率召开工作例会,推动每周任务计时落地。对于标志性改革项目,市主要领导谋划、研究,平均每周最少一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指导督办任务攻坚。市委改革办和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全程参与,精心服务项目的谋划、协调、对接、包装、技术支撑等方方面面。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以“清单式”挂图作战方式加速推进“数字蝶变”,布局大数据产业生态和空间,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构建“1+8+X”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如今已梳理形成“三张清单”事项45项,形成瑞安市数字化改革多跨场景“一本账”共39项,瑞安市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及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子门户已正式上线,在温州门户验收评比中位列第一,已接入场景应用15个。

    目前,我市数字化改革项目中已纳入全省最佳应用初级版1个、省级揭榜挂帅项目1个,列入全省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谋划基础5个、温州市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15个(分居温州各县<市、区>第1位、第2位),省级部门试点13个,温州市级部门试点11个。产业链预警精准帮、“浙里rui童”儿童友好数字化平台两项做法在《浙江日报》数字化改革专栏刊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消防
   第00004版:榕树谭
“阳光培训”智慧云助力“双减”精准落地
瑞安电网助力城市
实现“双碳”目标
对接高端要素
推动产业升级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阳光培训”智慧云助力“双减”精准落地 2021-9-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