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中秋,又是一个圆月,我开始怀念了……
我本是乡野的孩子。小时常在田野里、林子里、园子里“乱窜”,遇到了不少新奇的事,但最爱的莫过于月夜抓知了。
吃过晚饭,和哥哥一道跟奶奶去空地跳广场舞。说是跳舞,不过是随意挥挥手、跺跺脚,心里盼的是月亮升起。
看着天边的霞光一点点暗淡,心里欢乐的神火在一点点燃烧。不大一会儿,天全黑了。地上星星点点的灯火亮了,月亮渐渐地从山底爬上来了,抓着一颗颗星星向上攀爬,绽放着柔和的光,怎么也没有诗人们说得那么凄凉。这时候,我和哥哥再也按捺不住欣喜的劲儿,偷偷溜出来,去林子里寻知了了。
“知了、知了、知了……”我追着叫声东奔西跑,趁着月光,偶尔遇到一只,忍不住大叫。月亮也同我一样激动,用月光抚摸着我涨红的小脸。哥哥从林子里冲出来,高大的身子在月光里显得更加魁梧,以至于后来,我一见到月亮捎来的巨大影子,就知道哥哥来了,就不会惧怕黑夜了。他一个猴子捞月,就抓住了知了的翅膀,然后从地里拔根小草,麻利地一绑,就能提着玩了。
我提着知了,坐在草地上,仰头望着月亮,她白花花的,正冲着我笑。我一高兴,手一松,知了飞走了,我心里一阵懊悔。月亮也不由为我而伤感,用云彩遮了半边脸,小声抽泣。但没过一会儿,我又开心地对着月亮说胡话。孩子嘛,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说呀说,说着天南地北,说到哥哥回来,才住了口。这时候,已经很晚了,我们仍不愿回家,斗起了知了。你撞我,我撞你,打得不可开交。月亮也忍不住推开云层,偷偷窥视着我们,用月光鼓励胜利者、安慰失败者。
月亮看着我们快步往家赶,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然后陪伴我们进入梦乡。
再大些时候,已经过了抓知了的年龄,只能看着别人抓。这时,我更爱在夜间的小路上散步。乡间的夜很静,没有人没有车,只有我和月亮静静地走。“你怎么老跟着我?”我常常边走边问月亮,月亮不说话,用温柔如水的月光包围着我,像个大姐姐,无声地陪着我,同我走走停停,消磨时光。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被爸爸妈妈接到城里上学。就这样,我离开了乡间田野的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增多,我脑子里塞满了一个个单词、一条条公式,伴着月光奔赴各个辅导班。
好不容易能歇一歇,月亮却被雾霾遮着,星星也少得可怜。偶尔见了几次,倒没有儿时的白、儿时的亮,全被城市的华灯浸没了。喧闹的人声和嘈杂的喇叭声,反使月亮多余了。
有一种怀念,叫乡间的月!
(指导老师:陈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