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山
美味甘蔗借力“云端”传递“陶山味道”
陶山镇党委书记龚方听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黄鑫磊

    甘蔗是陶山镇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现在,这些甜滋滋的甘蔗借着互联网的“翅膀”,从陶山“飞”向全国各地。

    该镇加快“产业+电商+直播”发展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将农户与消费者“连线”,让新鲜的甘蔗搭上直播“云快车”,帮扶更多农民实现增收。今年上半年,农产品网销带动农户增收超2000万元。

    陶山甘蔗“触电”

    直播带货“带”出销售新活力

    福泉山水浇灌着陶山万亩农田,培育出品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甘蔗、温莪术、白银豆等实现规模种植,尤其是皮薄肉脆汁水多的甘蔗,成为陶山的“金名片”。

    过去,陶山蔗农或肩挑手提,或驾驶三轮、农用小货车,将甘蔗送到附近的路口、菜市场叫卖,费时又费力,销售情况有时还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另一扇窗户。陶山甘蔗搭上了电商的快车道,许多农户入驻淘宝、京东、拼多多,将农产品卖到江苏、上海乃至新疆、内蒙古等地。

    如今,小小的手机成为蔗农致富增收的新“农具”。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时髦的带货方式,陶山农产品闯出了新天地。

    进入10月份,陶山便被甘蔗的甜蜜气息包围了。田野间一排排甘蔗成片成林,身姿挺拔。日前,一场直播带货就在腾斗村的连片甘蔗林里进行。陶山镇“蔗里陶山·直播助农”团队将直播间搬到甘蔗园里,通过镜头展示、主播介绍,直播间订单不断,一天时间销售1000多箱。

    记者了解到,“蔗里陶山·直播助农”直播团队成立2个月以来,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上线直播,推广甘蔗、红糖、葡萄、菜干等陶山农副产品。

    搭建产销平台

    “线上+线下”铺出致富新路

    农产品网上热销依靠的是口碑,背后需要优质的产品和稳定的货源为支撑。近年来,陶山镇加大对甘蔗种植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举办甘蔗文化节,做大做强甘蔗产业,提升陶山甘蔗的品质和知名度。去年甘蔗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今年甘蔗种植面积5000多亩,产值预计超1.1亿元。

    去年,陶山启动甘蔗特色产业园建设,浙南首家果蔗数字化产业基地建成投产,“供给端”吸纳6家甘蔗合作社,“销售端”链接京东商城、展卉水果等多个商家,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

    培养电商人才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关键。陶山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搭建农创孵化平台,大力引育青年农创客,走出了甘蔗大王沈建君等一批陶山乡土人才。

    今年5月份,陶山成立温州地区首家甘蔗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中国邮政瑞安分公司签订物流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EMS入驻村级电商服务站,农产品运费成本下降30%。目前,该镇还积极对接其他快递公司,并加快补齐甘蔗冷藏保鲜的短板。

    线下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线上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依托,陶山打通从种植、收储到销售的一体化直播链条,果蔬育苗期、成长期、采摘期、制糖等环节全程直播,让网友对农产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目前,陶山镇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共有18家活跃网店,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占农产品零售额的65%,多个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注册网络直播账号,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甘蔗兄弟”“甘蔗姐姐”,带动了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

    一把手表态

    “十四五”开局之际,陶山镇一以贯之抓落实,大干快上勇争先,全力交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分报表。

    一是打好产业发展“整体仗”。加快推动时尚针织、精密铸造锻造等产业数字化、集群化转型,节点化攻坚年产5亿件智能化新材料防臭纺品项目;以“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推动甘蔗、温郁金等特色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深入实施直播电商“十百千万”工程,打造两个以上产地直播基地。

    二是打好城镇发展“攻坚仗”。高标准编制共同富裕镇域总体规划,精心布局“一环、两轴、五区、多节点”,聚力打造高品质花园商住综合体,全面优化提升城镇居住品质;积极对接瑞湖高速公路建设,立足中心路、韬港路、陶马路三大城镇发展主轴,加强片区联动,构建内联外畅的现代化交通网。

    三是打好均衡发展“主动仗”。率先探路“扩中”“提低”,加快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依托陶山镇为农服务中心、瓯窑文创园,深入实施“两进两回”,广泛搭建众创空间、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等培育成长平台,大力吸引海内外乡贤、大学毕业生来陶创业就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唯有只争朝夕,方能不负韶华。陶山镇将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瑞安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贡献陶山力量!

    声音

    市人大代表郑光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人才是关键,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要通过人才引进、定向培养、挖掘乡土人才等方式,打造一支拿得起锄头、放得下书本、经得起基层考验的农技工作队伍;加强现有农技队伍的素质提升,定期开展农技培训,强化农技服务,建立培训、晋升长效机制;制定激励机制,强化基层农技部门职能和经费保障。

    浙江百强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仲达:企业是创造财富的重要平台,要在共同富裕中展现责任和担当。企业家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做大做强企业,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树立社会责任感,履行“先富带动后富”的责任,为职工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努力让每位员工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

    浙江跃进锻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帮助后富群体提升个人能力:企业为本地员工制定培养计划和更多的岗位锻炼,提高员工创造财富的能力;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发挥乡贤的人力、财力、智力资源,引导乡贤回归投资和乡贤帮扶助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和美莘塍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专刊
美味甘蔗借力“云端”传递“陶山味道”
8年支出140万元帮助628人
8家瑞企入围
温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名单
影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二手手机当新机卖?退款、赔偿之后再罚款!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美味甘蔗借力“云端”传递“陶山味道” 2021-1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