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本就比较孤独,骗子一旦冒充熟人打起“亲情牌”,就很容易被感动而信任对方。为防止老人上当受骗,作为子女应当多和老人沟通。最好是以案例说法,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除了老年人容易被冒充的“熟人”诈骗,还有冒充“老板”“领导”等,都是高发案件。
王奶奶被“孙子”诈骗20万
家住鹿城区的王奶奶,今年75岁,平时一人住在家中。10月12日上午,家中固定电话来电,王奶奶接起电话,对方就叫她奶奶,她第一反应就把对方当成了孙子。对方先是闲话家常,后又询问起了王奶奶的身体。王奶奶心中一暖,根本没怀疑对方是骗子。
第二日,电话又打来了。对方说自己在外和别人起了纠纷,受伤了,现在要去医院住院,但是没有钱,还嘱咐她不要把这事告知家里人。王奶奶一听自己的孙子受伤了,非常着急,马上就去银行按对方的指示转账了7万元。
过来一会,对方说钱收到了,但是还不够。于是王奶奶又向对方账户转了13万。到了晚上对方又来电试图继续让她转钱,但是王奶奶表示自己已经没钱了。王奶奶从头到尾没有丝毫怀疑对方是骗子,直到接到了市反诈中心的诈骗提醒电话,才发觉自己被骗。
陈先生被“领导”诈骗20万
10月15日,陈先生的微信收到了一个好友申请,因对方的头像和名字是一个街道领导,就通过了好友申请。“领导”先是闲聊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事。过了一会,又发来微信说市委朋友过来办事要过笔转账,但是不能显示他的名字,叫陈先生代为转账。对方询问陈先生的银行账户,过了一会发来一张20万的转账截图,并称钱24小时内会到账,因事情紧急,叫他先转钱。陈先生信以为真,就向对方账户转了20万。因对方的转账一直没有到账,陈先生才发觉被骗。
林女士被“老板”诈骗38万
林女士是温州某公司的财务人员,10月11日上午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网银要年审,需要准备材料去银行一趟,并且对方让她加了QQ。随后林女士被拉到了一个所谓的公司内部群,群里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公司“老板”。“老板”在群里说谈了一个新合同需要调用资金,询问林女士公司的账户余额后,让她转38万到指定账户。林女士信以为真,就向对方账户转了38万。随后公司老板来电询问款项的去处,林女士才发觉被骗。
警方提醒:QQ、微信上“熟人”“领导”“老板”找上门,不要轻易相信。凡是QQ、微信上要求转账的,请务必电话联系,再三确认。
(整理自《温州防诈骗》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