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财富榜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全域协同新路径”系列报道之一
瑞安打造小农户合作金融新样本
共富金融专员走进田间地头

    编者按: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瑞安将如何发力,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地区差距、工农行业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今日起,《共同富裕 幸福瑞安》专栏推出“构建全域协同新路径”系列报道,为您详细解读我市在促进农业变强、农民变富、农村变美,补齐城乡发展不平衡“短板”的创新举措与生动实践。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刘德苑

    信用体系建设是“三位一体”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户生产增收、乡村振兴持续输送金融“血液”,我市积极参与“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改革,以金融网点下沉为基础,以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为抓手,信息赋能为特色,全力推进小农户和现代金融有机衔接试点工作。

    截至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297多亿元,比试点前(2019年)增长约30%;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贷款余额超31亿元,比试点前增长约219%,辖内26万户农户实现授信全覆盖,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践行普惠金融有新招

    26万农户实现授信全覆盖

    “我年纪大了,没有房子可以抵押,也没有银行流水,第一次贷款真的挺担心,没想到这么顺利。”伍先生在桐浦从事油菜和甘蔗种植多年,承包了1公顷多油菜田和甘蔗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了解情况后,瑞安农商银行陶山支行工作人员积极上门对接,为其发放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万元。

    近期,瑞安农商银行推出纯信用贷款产品——“普惠贷”,该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客户精准画像,突破信息不对称瓶颈,是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的一把利器。

    “普惠贷”推出后,瑞安农商银行完成新增签约3万户,用信1.35万户,贷款金额超18亿元。当然,“普惠贷”受益的不只是伍先生等“首贷户”,续贷用户亦可享受该产品的优惠政策。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普惠型农户及贫困户经营性贷款,辖内26万户农户已实现授信全覆盖。截至9月末,辖内3家法人机构普惠型农户经营贷款余额约250亿元。

    “群众的融资需求是有层次的,各种金融主体应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形成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几年间,我市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不断涌现,金融服务不断扩容,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成立了农村保险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会等。

    试点以来,我市着力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引导银行机构将金融信贷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2020年以来,银行机构已新设12家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目前辖内所有乡镇(街道)实现银行机构网点全覆盖;发挥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互助会有益补充作用,满足社员足额资金需求。试点期间,我市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累计发放贷款570笔,共计9626万元。我市还建立“大机构牵手小机构”机制,鼓励银行机构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合作机制,提升其发展规范性与稳健性,并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走差异化金融发展道路。

    创新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

    小农户融资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疫情期间,高楼镇一养殖户胡先生仅凭提供未办理产权证的房产及200头生猪作为授托资产,无需抵押无需担保获得了30万信用贷款。

    “现在养猪场已经回到正轨了。”胡先生高兴地说,去年疫情导致回款拖延,资金链受阻,想要贷款却找不到担保人,好在我市推出的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业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据悉,我市创新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打破原有的非抵押登记不贷、非担保不放的传统贷款模式,探索从农户拓展至涉农小微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农户抵押物不足问题,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这也是我市小农户与现代金融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之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我市以“标准化+个性化”定制模式丰富农户资产授托代管的种类,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如陶山甘蔗、高楼茶叶、湖岭牛肉、高楼杨梅、北麂大黄鱼等,推进特色产品开发,推出“生猪贷”“茶农贷”“梅农贷”等产品,进一步丰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的种类,建立全覆盖的可授托资产体系,打开做深“三农”金融服务的新思路。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市可授托代管的资产已达到40种,共发放贷款2.05万户,贷款余额31.22亿元,分别比试点前新增27种、1.35万户、21.44亿元。

    我市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建设,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中心,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现代金融服务。目前,已建设花椰菜产业链、万科农业产业链及2家水稻产业链。此外,引导银行机构积极为农户提供多种低利率、低门槛的信贷产品。如农业银行瑞安支行为2900余户农户发放信用贷款余额3.15亿元,农户抵押贷款利率最低可至3.8%;新发放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发挥其增信促贷作用,2021年业务规模超4.18亿元。

    金融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小农户金融服务更便捷

    “昨天才提交贷款申请,没想到今天一早就收到了贷款到账的消息,现在放贷速度真快捷。”我市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先生日前通过线上申请拿到了20万元贷款。

    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小农户与现代金融有机衔接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鼓励银行机构以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现代金融信息化为载体,实现数据多跑,农户少跑,打造金融服务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服务。

    目前,农业银行瑞安市支行农户小额贷款自助循环比例已达到90%以上。而瑞安农商银行则大力推广纯线上“浙里贷”业务和“线下合同线上放款”模式,推动“普惠通”移动办贷的应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审批效率。

    今年9月,我市打造的“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上线,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以数字化赋能,助力瑞安“三农”工作换道超车跑出加速度。该平台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无忧贷款”场景,该场景以农业产业链金融为切入点,打造农业生产环节信用贷款采购和全闭环资金管理模式,既减轻农户生产经济负担,也让银行机构安心放贷。目前,已为1100余名社员授信1.56亿元,今年力争对全市100余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社员实现授信全覆盖。我市还建立线上农户信用体系,打通公安、住建等8个部门27类数据信息,结合农户生产销售端数据,直接形成农户信用评分,解决以往银行机构因受限于农户信用信息掌握不齐全,导致不敢贷、贷不多、贷款贵的问题。

    另外,我市已成功打造了农户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整合农户生产经营、历史交易及整村推进采集数据等信息,按照资产、负债、收入、家庭、资信、品行六大维度对农户画像并实现动态更新,实时反映农户信用信息,提供精准、高效金融服务。目前,该信息平台农户用信6836户,用信金额达8.2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财富榜
瑞安打造小农户合作金融新样本
警惕医保电子凭证“村推”新骗局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4 瑞安打造小农户合作金融新样本 2021-1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