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青少年的“梦乡”

    近日,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第一位获得世界极限运动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谷爱凌,透露了其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睡够10个小时”。

    在谷爱凌小的时候,谷妈妈是一位合格的“睡眠警察”,每天要她睡够10个小时再起来做其他的事情。在保证充分的睡眠之后,谷爱凌有充沛的精力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和艺术爱好,除了滑雪,她还投入田径、骑马、射箭、钢琴、芭蕾等。多年来,谷爱凌还积极参与公益行动,比如向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致力于青少年运动与睡眠改善。

    睡眠,是人类重要的生理需求,能帮助身体放松,也能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及学习成长的关键期,更需要充分的睡眠。如今,“从早学到晚”成为当下很多学生普遍的残酷现状,“晚睡早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言,有百害无一利。首先睡眠不足,会导致学生白天听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反而影响学习效率。其次,会加速脑细胞老化,导致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再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发育,还容易让孩子烦躁易怒,诱发心理疾病。有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继续恶化,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长未达标。

    前段日子,“深夜爸爸问老师睡了吗”上了“热搜”。原来,一位父亲看到孩子凌晨还在写作业,就在微信群里问老师睡了没有,当老师回答睡了时,这位家长便怒斥老师。不管是不是真事,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很多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深知睡眠的重要性,却无形中逼迫孩子熬夜学习。

    张文宏医生在央视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中,强调了青少年充分睡眠的重要性。他指出: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中小学生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教育部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明确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那么,教育部的“睡眠令”能否奏效?笔者认为,这需要多方发力、综合治理。第一,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监管职责,拿出像“双减”和“禁游”那样的力度,从政策层面明确“减负”规定,缩短学生课业时间;第二,学校要调整教学模式,推迟早上到校时间,还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将上级的“减负令”贯彻到底;第三,家长要培养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有合理的预期,不要施加过大压力,全社会也要形成良好氛围,不炒作焦虑。此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是剥夺青少年睡眠的元凶之一,睡前玩手机容易使大脑亢奋、失眠,需要将“禁游”政策执行到底。

    睡眠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是多梦的岁月。如果长期“挑灯夜读”,睡不安稳,学无精神,是点缀不出五彩斑斓的美梦。我们总是对青少年有各种美好的期许,殊不知身心健康才是一切的起点。让我们同心同力共同守护青少年的“梦乡”,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充足的睡眠,逐梦前行、创造理想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广告
   第00007版:学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两头甜”,甜在合作共享同富裕
满分换烧饼
守护青少年的“梦乡”
购物成瘾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5 守护青少年的“梦乡” 2021-12-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