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志新:身在异国不忘教育初心

    ■记者 孙文静

    “飞云江的儿女,五云山的郎,我们相聚在荷兰……桑梓情,薪火传,祖国故乡永不忘。献爱心,做慈善,捐资助学慷解囊。心系瑞安,胸怀梦想,你我共筑爱的桥梁。扶贫济困,大爱无疆,百年树人天瑞地安。” 这是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会歌,词作者是基金会第九届会长胡志新。

    深耕教育  收获满园桃李

    1957年,胡志新出生于高楼东岩,父亲是手艺人,家中兄妹四人。他6岁时上小学,身为教师的大姐平日对这个小弟呵护备至,但在学习上要求极为严格。如今,回忆起当年在大姐的监督下边哭边写作业的情景,已年过六旬的胡志新仍历历在目。

    16岁时,高中毕业的胡志新成了一名教师,教小学五年级数学。“那个年代有书读就很不错了,一个班的学生相差三四岁的比比皆是,我还教过比我大一岁的学生呢。”他说的这名女学生当时17岁,上小学五年级,但只读了几个月。第二年,他在去学校的路上遇见迎亲队伍,新娘子正是那名女学生。

    工作后的胡志新并没有放弃求学,1977年他考上了温州师范学校,获得大专文凭。之后的几年里,他在高楼区中学(现为瑞安第七中学)连续担任六届初三语文教师、段长。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注重教学质量,升学率逐年上升,担任班主任的87届初三(1)班考入瑞中和中专的人数创学校历史纪录,获得当地各界好评。他还曾作为温州市优秀辅导员,参加过浙江省优秀辅导员厦门夏令营;作为温州市青年骨干教师,参加过上海中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最让胡志新欣慰的是,他教过的学生现在遍布海内外,多人成为学者,是各领域的骨干。如今,他虽人在海外,但与学生保持经常联系,每年节假日都会收到许多学生的节日祝福和问候。

    异国谋生  闯出一番事业

    1992年,胡志新因个人原因放弃喜爱的教育工作,只身前往荷兰闯荡,在亲戚的餐馆帮忙。那一年他35岁。

    放下粉笔拿起锅铲,异国的艰辛生活并没有击倒这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初来乍到,一切从零开始,餐馆厨房的各种活,样样都要学,每天工作12小时,虽然腰酸背痛,但他都挺了下来。他深知语言的重要性,硬是挤出休息时间去语言学校学习荷兰语。

    胡志新的努力得到餐馆老板肯定。两年后,老板的一家大型餐馆开业,就派他去新餐馆。餐馆邀请了南京烹饪学校老师来指导,还有泰国餐和日本餐的专业厨师。这段时光对他来说,仿佛按下了快速成长键,他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很快成为餐馆大厨,学会了包寿司和铁板餐等日本餐制作。那时,日本菜刚进入荷兰,很受欢迎。1995年,他被荷兰南部一城市的市政厅邀请,在展览会现场表演铁板餐厨艺。当地电视台和报刊都作了报道,还有顾客专门拿着报纸来餐馆找他点菜。

    不甘只做打工人的胡志新早就冒出自立门户的念头。那几年,他将国内的家人接到荷兰,准备开店积蓄,先通过荷兰语考试拿到了营业执照,又通过查字典和请教餐馆服务员,硬是把驾驶理论题“啃”下来,用了一年时间终于考到驾驶证。

    2000年,43岁的胡志新厚积薄发,他的第一家中餐馆金城酒楼开业。虽然是家只有80多个座位的小餐馆,但菜品精心搭配、色香味俱全,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中餐馆。随着儿子长大成年,胡志新事业得以逐步发展,现在涉足中餐、日本餐、西式快餐及旅馆等行业。

    前几年,胡志新入股荷兰诺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和生产的智能材料2015年被评为欧洲十大智能材料之一,可广泛运用于医疗、农业和畜牧业领域,发展前景良好。他正在积极准备,有意推介高新技术给国内。

    不忘初心  心系慈善教育

    在异国努力打拼之余,萦绕在胡志新心头的教育情怀挥之不去。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让自己引以为傲的教师生涯、熟悉的校园和那些可爱的学生。

    作为对教育工作的延续,2005 年胡志新加入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为把基金会打造成办实事、做善事、既和谐而又有活力的侨团,他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创下多个第一:第一次和国内相关部门合作,出资为云南省金平县鱼塘乡小学新建1幢含6个标准教室的教学楼;第一次在《中荷商报》开辟基金会专版,撰稿报道会务活动,介绍国内助学情况等;第一次创作会歌,并设计了会徽和会旗……

    在担任8年的秘书长后,胡志新成为基金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期间,他为基金会收集资料,建立完整的电脑档案;完善基金会章程,明确了会员的义务和权利,规范了会长的权力和职责,细化了基金的使用数额和方向;建立会员捐款明细,造册受助学生名单;筹备策划每年的基金会春节联欢晚会和中秋团圆活动……

    此外,胡志新还走访国内多所学校,深入瑞安西部山区,实地走访困难家庭,了解学生生活状况,为基金会在国内扶困助学掌握第一手资料。2010年,通过《瑞安日报》,他首次结对资助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回荷兰后又联系14名侨胞捐资30万元,结对帮助15名大学生完成学业。此后,他多次结对资助困难学生,多次为家乡病患捐款。

    2018年,胡志新注册成立“中荷桥基金会”,积极推动中荷两国文化教育的交流,举办中华文化夏令营,聘请国内教师来荷兰为在当地出生的华人子女传授书法、剪纸、武术等传统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留学生进入荷兰人家庭体验生活。2020年他虽已退休,但仍坚持每周六去特温特中文学校,和教师交流教学心得,辅导学生学习中文,指导学生写作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为家长解疑释惑。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抗疫初期,国内防护物资紧缺,胡志新发动全家及在荷兰的同乡,3天内筹集2.25万欧元,购置6万个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贴上“抗击疫情,我们和家乡人民同在”的标签,开着大货车送到物流公司,并联系浙江省侨联,想方设法让这批物资搭乘有限的航班,寄给高楼镇政府。2020年下半年,荷兰疫情肆虐,浙江省侨联和浙江和平慈善基金会邮寄抗疫物资到荷兰,他又和家人第一时间开车100多公里,将这些物资送给当地侨胞和荷兰老人院。

    人物名片

    胡志新,1957年出生,高楼镇人。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荷兰特温特中文学校董事会董事,全荷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副主席, 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理事,瑞安市侨联海外顾问。

    扫一扫,看图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林可锋为远方
同天生日的他
捐献“生命种子”
林可锋为远方
同天生日的他
捐献“生命种子”
胡志新:身在异国不忘教育初心
阴雨相伴气温回升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3 胡志新:身在异国不忘教育初心 2021-12-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