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寿钏 王晓阳)近日,不少从中高风险地区来瑞人员根据红黄码不同等级,需要进行集中隔离或日常健康监测。在这期间,不少人会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为此,我市组织20多名心理专家,为隔离人员、监测对象免费提供24小时心理疏导、咨询服务,通过呼吸放松法、蝴蝶拍等“花式”疗法,帮助他们度过最难熬的健康管理期。
在瑞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专门设立了一个线上咨询室,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对日常健康监测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倪先生12月8日从杭州回来,健康码变成黄码,需要居家进行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他出现了焦虑、失眠等问题,经过心理专家的疏导,情况慢慢得到了缓解。
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陈志科说:“倾听他们内心的苦闷,把他们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然后我们再辅以放松训练,蝴蝶拍等心理治疗方式,让他们恢复到平静状态,帮他们度过十四天健康管理期。”
陈志科提到的放松训练指的就是呼吸放松疗法,和蝴蝶拍一样,都是一种心理减压治疗技术,对于焦虑的人能起到心情平复的作用。
陈志科说:“吸一口气憋住,等个几秒钟,再缓慢地吐出来,这样有助于焦虑的人控制自己的烦躁或者暴怒的情绪。”
为预防与减轻因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我市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65001234,面向广大市民提供与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工作。此外,心理专家还深入隔离点,为隔离对象和工作人员提供线下心理疏导。
据不完全统计,12月1日至12月18日,线上咨询室接听心理热线约50人次,线下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约40人次,进隔离点紧急危机干预1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