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享受美食可别拿命拼
瑞安一对夫妻吃河豚险丧命

    本报讯(通讯员 阮玲玲 记者 黄君君)“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也奠定了河豚在美食界的地位。河豚固然鲜美,但吃上一口河豚,可要冒着生命危险。

    近日,我市一对夫妻因食用河豚鱼干中毒,幸亏医护人员抢救及时、处置得当,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市民郑女士夫妻俩爱好美食。12月15日22时30分许,他们蒸了河豚鱼干当夜宵。丈夫姜先生吃的是鱼身的周边部位,郑女士吃的是鱼身中间的肉。刚开始,两人尝到了一点苦味,过了一会,两人看看没有异常反应,就放心地继续小酌品尝。

    “夜里想上厕所,发觉自己手麻脚麻,整个人有点晕乎乎的。”对身体敏感、警觉性高的郑女士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叫醒熟睡的丈夫。

    姜先生的症状没妻子明显,但一听她的描述,顿时紧张起来。两人立马直奔市人民医院。

    “两人到达急诊时,男患者胸闷嘴麻,女患者四肢麻木伴有胸闷。”当晚在急诊抢救室的值班医生林一雷快速了解病因病情之后,马上采取了急救措施,包括补液利尿、洗胃以及血液净化治疗。

    “洗胃以后,点滴挂起来时,可能是毒性最高峰,整个人感觉全麻,说话不流利,舌头不灵活,想说话说不出来。”事后,回忆起当晚的情形,郑女士仍心有余悸。

    在急诊抢救室住了两夜,经过严密的监护救治,夫妻俩终于脱离危险。目前,他们已经出院。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急诊抢救中心主任钱松泉介绍,这是第二次接诊因吃河豚鱼干中毒的病例。第一次是在2013年,平阳一家四口食用河豚鱼干中毒,在被送往瑞医抢救的路上,其中一人因出现呼吸骤停而离世。“幸亏这两位病人及时就诊,得到快速救治,避免了悲剧发生。”他说。

    河豚,俗名吹肚鱼,瑞安人称其“乌狼”。河豚看起来憨萌可爱,却含有剧毒。钱松泉说,河豚毒素是公认的世界十大致死性毒素之一,属于神经毒的一种,毒性是氰化钠的1250倍。河豚毒素主要分布在内脏,如卵巢、肝脏、肾脏及眼睛等部位。

    “河豚有野生的,也有养殖的,野生的河豚含有剧毒,养殖的河豚毒素少一些。不能食用宰杀前就死亡的河豚,河豚一旦死去,毒素就开始渗入肉里。鲜活的河豚要是宰杀不当,内脏等没有处理干净,食用后也会中毒。”钱松泉说,“患者吃的是河豚鱼干,他们吃到了苦味,说明在清洗处理鱼身时内脏破了,毒素已经污染到鱼的其他部位。”

    食用河豚中毒后,发病速度非常快,短的10分钟后就有反应,长的一般在6小时内。中毒后,患者会出现口唇、面部麻木,继而四肢乏力,甚至渐渐瘫痪,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及头晕症状,最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心脏骤停。

    河豚含有河豚毒素,一般家庭烹调方法难以将毒素去除。像江苏一带食用河豚的专业餐馆,上岗厨师需持行业许可料理证,而且新鲜河豚宰杀后要220摄氏度高温去毒半小时,方可给顾客食用。

    “一些人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冒着生命危险吃河豚。”钱松泉提醒市民,在生命面前,切莫心怀侥幸,随便食用河豚。若不慎食用河豚中毒,请紧急催吐,并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救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经信之窗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最新闻
瑞安一对夫妻吃河豚险丧命
危急时刻,过路司机跳水救人
丢了20多年的孩子找回来了
No!这是新型诈骗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5 瑞安一对夫妻吃河豚险丧命 2021-12-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