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丁传统 记者 孙文静)近日,冒充客服诈骗套路再次升级,骗子利用支付宝备用金谎称理赔金额,一步步引诱受害人将钱转至指定账户。
12月21日上午,我市女子小何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中通快递的“客服”,因小何的快件遗失,要给她办理149元理赔。见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购物信息,小何便放松了警惕。
随后,对方表示理赔金额已下发至支付宝备用金,让小何领取。在对方的引导下,不明就里的小何开通了支付宝“备用金”功能,并提现500元到账。
紧接着,对方告诉小何多领金额需及时归还,还让小何添加支付宝客服,下载网易会议App,帮她偿还多余金额。
“他说不及时归还备用金,要被冻结支付宝账户,我就慌了。”信以为真的小何,添加了支付宝“客服”,并打开网易会议App,开启屏幕分享功能。
小何回忆:“他询问了我支付宝账户资金,还让我把钱都提现到一张银行卡上,给了我一个公司账户和代码说要帮我偿还。”急于归还的小何按照“客服”的指示一一照做,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并在金额上填写 “351”。
与此同时,小何的手机收到了一笔转账支出提醒,但很快又显示交易失败。正当她疑惑不已时,“客服”说是由于订单超时导致交易失败,让小何重新转账,并让她在转账金额里填写“98765”。
结果,小何又收到了转账98765元的短信提醒,但这并未引起她的注意。直到“客服”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小何扫码认证时,银行App上提醒卡被冻结了,小何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报警。
[短评]
电信网络诈骗现在十分常见,虽然大家对它有所防备,但是不法分子也在不停“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些骗局无论怎么变化,诈骗分子无非是利用受害人盲目迷信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大师指点”“权威发布”等,或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进行诈骗。受害人一旦相信,就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不少诈骗分子来自境外,抓捕上存在困难。
一定要牢记警方的温馨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